在宗族的問題上,朱標的判斷和老朱是一致的。
這也就是為什么遺孀改嫁這樣的事情遲遲推進緩慢,他一句話都不說。
因為他知道,盲目的推進,沒啥用。
他也是知道有人冒名頂替學府的名額,起先朱標一樣是怒不可遏,殺了那群混賬的心都有了,但是,他冷靜下來,就沒了下文。
無他,還是覺得核心問題不解決,處理這些枝葉沒什么大用。
只要地方宗族的勢力遠遠大過遺孀和遺孤,那這樣的事情就不可避免。
而對付宗族,老朱其實已經抓到了脈門。
就是戶籍制度。
但老朱同樣還沒有動手的打算,因為有著一件更重要的事橫在了前面。
北伐。
元廷尚未覆滅,朝野都是人心未定,一些從元廷剛剛投效過來的舊官員預備著回元廷,那都是常事。
而北伐,這就是大明的立國之戰。
打贏了,一切好說,不管什么政策推行起來,那都是輕而易舉,地方上那些宵小之輩一想到明軍連兇名赫赫的元軍都打敗了,又怎么敢有小動作?
就算是裝,也要裝出一副大忠臣的模樣。
而且就算真有人暗中搞破壞,查出來朝廷處理起來也很簡單,殺就是了。
此時殺,反倒沒用,更有可能讓人心散失。
此時已經到了洪武元年的四月間,戰事完美的按照老朱和徐達的預先的設想進行著。
在正月的時候,徐達就攻下了山東全境,隨即兵分兩路,一路由南面取歸德、許州等地,最后和吸引元軍主力的鄧愈會師。另外一路直抄汴梁的后路,一路北上,由鄆城渡黃河直達陳橋,如同兩個鉗子一般緊緊夾住。
果然,當這一態勢形成之后,汴梁不戰而降。
隨后徐達又在洛水大敗元軍,至此,河南全境皆歸大明所有。
此時,馮勝率軍兵進潼關,李思齊、張良弼連打都沒打,直接跑了。
兩個月以來,捷報連連,戰況是喜人的。
可此時,朱標看著老朱臉色有些不好看,朱標心中疑惑,前兩天還好好的,怎么突然間變成這樣了?
而且,他也沒聽說這段時間有不好的事情發生啊!
“爹,我看你臉色怎么有些不好?”見也沒外人,朱標懶得用“父皇”這樣的稱謂,直接開口詢問了起來。
對朱標這樣的稱呼,老朱還是蠻喜歡的,就比如他,也不喜歡自稱“朕”,覺得這個稱呼太變扭,沒有“咱”這個字來的順口。
老朱甩手就給了朱標一疊奏章,“你看看。”
朱標接過之后就細看了起來,當即臉色變得有些精彩了!
老朱悶悶道“標兒啊,還是你說得對,這文人就是一群賤皮子,尤其是孔克堅這老東西,真是枉為圣人子孫了!”
朱標已經看了奏章一遍,已經了解了事情全貌,簡單來說,就是徐達攻下山東之后,老朱下旨讓當代的衍圣公孔克堅來南京覲見新君(此時應天改為南京,開封改為北京,實行南北兩京制),結果孔克堅死活就是不動彈,就是稱病不來。
令老朱生氣的就是這一點,別人不來也就算了,可你孔克堅好歹也是圣人子孫啊!
你祖上的孔夫子那也是華夷之辯的堅定支持者,結果倒好,你居然要做那大元最后的忠良……
你這樣干,對得起孔子他老人家么?
當然,朱標也知道,這不一定就還是孔子的血脈,可能被蒙古人給換種了,具體如何,不清楚。
朱標還沒看完,主要是除了那份奏章之外,下面還有一些是關于對孔克堅生平的調查。
突然間,看到了一段,朱標忍不住笑出了聲。
實在是忍不住了!
雖然朱標他曾經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