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半晌,老朱也是高興,笑道“標兒,這事兒你干的漂亮。”
“咱現在還在尋思明年的鹽政該如何制定,你這制鹽的法子,可來的真是時候啊!”
朱標也是靦腆一笑,道“爹,這全是胡關住和全旭的功勞,他們二人到海邊四月有余,曬得干瘦黝黑,這制鹽的新法子,就是他們二人鼓搗出來的。
“胡關住?全旭?”老朱略微思索,就想了起來。
“他爹胡大海,當年和咱一起出生入死,卻不曾想……”想到這里,老朱也是有些落寞。
一路走來,不知有多少自己的兄弟,子侄都沒能活到現在,為了這個天下,都犧牲了!
“不過這兩小子,這一回干的真漂亮!”老朱也是由衷的夸贊了一句。
作為烈士的遺孤,這天然上感情就不一般,尤其是這胡關住和全旭二人還立了大功,更讓老朱感到幾分親切和欣慰。
“標兒啊,好好待他們,現在他們跟著你,也挺好。”老朱笑了兩聲。
老朱知道胡關住和全旭是受到朱標的委派才去做的,對于這一點,老朱覺得應該鼓勵。
他不怕朱標主動爭權,就怕不要權。
朱標鄭重的點了點頭,即便老朱不說,他也會打算這么做的。
正在這時,一名宦官走了進來,到“皇上,左丞相李善長求見。”
“讓他進來。”老朱淡淡吩咐一聲。
不一會兒,李善長來到了殿中,看到老朱,立即叩首行禮。
老朱則是擺了擺手,李善長站起身來,便道“皇上,日前你交予臣,讓臣請能工巧匠督造規定范式的度量衡,現如今已經督造完畢。”
“在哪兒呢?快拿過來讓咱看看。”老朱一聽這話,就有些興奮了!
大明,就該有自己的標桿尺度,這天下鬧出那么些標準不一的度量衡算怎么回事兒?
這時,一旁的宦官當即從殿外取來了三樣東西,皆是用銅打造。
老朱連忙走下臺階,摸著那銅尺、銅升還有秤,心中歡喜可想而知。
朱標也是跟著過去去看。
看到眼前這些東西,他也是高興,制作的極為精良,上面的刻度等等,也是非常的精密。
作為標桿,乃至于天下的范式,自然是動用了一切能動用的力量,務求做到最好。
說起來,這事兒李善長辦的還真是快,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就已經拿出了標準的范式。
接下來,相比在全國推廣,也會非常的快。
李善長此時也是從懷中掏出了一份奏章,道“皇上,這是臣親手擬定的有關于度量衡所設的律令,自省、州、府、縣都會以這面前的三樣銅器作為范式,各自制造度量衡,作為標準。”
“若有違反,將層層追責。”
“此外,民間之前的一切凡是與如今大明制式不同的度量衡,都需要毀掉,皆按照官府制定的標準進行制作。”
“民間制作度量衡的百姓還需要在官府進行備案,凡是私自制造,或是官府在冊之人制作出的度量衡有尺度不一之嫌疑,皆遵循相應的律令進行處置。”
“還有……”
李善長還打算說下去,老朱揮了揮手,臉上掛著笑容,道“善長,不用繼續說了,這些事兒,咱交給你,就是放心。”
“奏章你先擱這兒吧,咱回頭慢慢看。”
朱標在心底里不由得對李善長暗自豎起了大拇指,你看看,這就叫效率啊!
這就是能人,別人走一步頂多看三步遠,就李善長這種,起碼也能看個五十步。
就這么短短幾天的工夫,度量衡的范式拿出來了,就連相應的規章制度也搞定了!
這些事情完成,可以預料,在年關之前,就可以下發到各個省、州、府、縣,然后到了明年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