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這一天又午夜起床,打著哈欠往奉天殿趕。
這一天天的,這么早起來,誰吃得消?
朱標也是他么服了!
以前還好,最近一段時間,老朱明顯就是盯上了他,三天兩頭讓他去朝堂聽講,也不要他參與朝政,就在一旁聽著。
這有些東西,這下面的臣子報上來的是相當無趣,一點意思都沒。
朱標本來就困,這聽著都快練起了點頭神功。
朱標覺得,這估摸再有些時日,自己這點頭神功就該大成了!
當然,這事兒也得小心,被老朱看見了,免不了一頓訓。
不過老朱聽著這些無趣的匯報,倒是津津有味。
旁人看不出什么,可是在老朱眼里,這些就是他了解地方的渠道,如何制定地方政策,這也是需要參考的地方。
朱標在馬車上稍微瞇了一會兒,還沒多久,就到了宮門外面,只能整肅衣裝,端著架子步下了馬車。
畢竟是太子,這禮儀是要講究的。
“自己得找個時間和爹說說,不能再這么早上朝了!”朱標心里暗暗發誓,這大半夜的就起床,天還沒亮呢,雞都沒打鳴,他就要來這兒吹風,造孽啊!
“就下次,下次我一定說。”朱標暗暗給自己定了一個時間。
朝會一如既往的進行。
和往常的沒什么不同,不過朱標雖說時不時的打瞌睡,但是,朝臣們說的一些內容他也是大致知道的。
老朱在朝政方面,朱標也留意了,自洪武二年開始,老朱就有意逐步加強制度上的建設。
洪武二年,應該來說,就是逐步確定大明政治體制的一年。
此時,丞相李善長出列,拜道“皇上,自今年開始,各省、州、府、縣都已經逐步仿制由中書省制定的度量衡,各地原有的度量衡在朝廷的度量衡推行之后,皆已經廢除。”
戶部尚書此刻當即出列,道“啟稟皇上,這是度量衡目前推行進展,還請皇上過目。”
刑部尚書也是出列,道“皇上,刑部已經按照中書省旨意逐步擬定有關于度量衡律法,請皇上審閱。”
老朱看著呈上來的文書,大致看了一兩眼,點了點頭,放到了一邊,這些文書,他現在肯定是大致看一看的,稍后,他才會仔細去看。
不過現在大致看來,還算不錯。
工部尚書也是出列,道“皇上,功臣廟和英烈碑圖紙已經設計完畢,定于本月十五日破土動工,還請皇上御覽。”
一聽這個,朱標也是來了精神。
這功臣廟和英烈碑是他負責的,朱標自然是格外的上心了。
原先他畫的八幅圖是預備雕刻在英烈碑基座上面的,有點仿照后世人民英雄紀念碑的格式。
后來,在逐步的商定中,改成了壁畫的形式,而雕刻的地點,也放在了功臣廟之中。
朱標聽完工部官員的建議,也是采納了下來。
的確,放在功臣廟中,或許更為合適一點。畢竟那八幅圖,幾乎就是以老朱人生之中幾次較為重要的節點濃縮而來的。
還真別說,這修建功臣廟和英烈碑的事兒,朱標可就是吃現成的。
這人吧,李善長那邊挑選之后送過來的人,個頂個的好手,這各項花銷,李善長也是全力支持,各種預算一類的,都沒怎么卡。
而工部那邊,干起這事兒也是分外的賣力。
開玩笑,為太子殿下效力,你居然打折扣,你想做咩?
都不用朱標說話的,老朱先帶頭弄死你了,他奶奶的,為我兒子效力你還打折,不弄死你還是咱朱元璋?
當然,這最后死不死的,得看朱標。
朱標要是求情,這人就能活,不求情,還是早些準備棺材板兒吧!
這雙簧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