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熟知歷史的朱標知道。
發展海軍,大明才有未來啊!
更何況,在這個大航海時代都未開啟的時代,只有大明率先發展海軍,才能在未來占有一席之地。
倘若不能占據先機,那想來,日后大明的情景一定不會好過,歷史重演也說不定。
發展海軍,這不僅僅是為了讓大明變得更好,同時,這也是一種自保的手段。
畢竟,西方的強盜可不會講究什么禮義廉恥的,他們每到一地,必要大肆屠殺當地的土著百姓,劫掠當地的民眾,掠取金銀。
說起來,這大航海能發展起來,也就是因為西方的殖民者秉承著這樣的一種觀念。
包括實現全球航行的麥哲倫船隊,那也是如此。
為何作為船長的麥哲倫最終埋骨他鄉?就是劫掠當地的土著時候,遭到了反擊,才淪落到如此下場。
當然,作為首次完成全球航行的船隊,這歷史意義是重大的,但也難掩其罪惡。
朱標仔細的看著這幾份奏章,這其中,有些建言,的確是言之有物,看上去就真的挺好,而有些……
朱標看著就不太開心了,主要是覺得這些人,屁股有些不正。
貌似有些人就是江浙沿海一帶的。
這倭寇侵擾,自然是侵擾不到這些人,甚至來說,有些人干脆就和倭寇站一邊的。
雙方合伙,一個負責劫掠,一個打掩護,然后劫奪來的金銀共同分賬。
這就要考驗做為領導者的水平了,這雖然是同樣的建言,可是給出這樣建言的人各自的目的是不盡相同的。
作為上位者,如何能洞察這些人的心思,是一門學問。
自古以來忠臣奸臣,說到底,難區分的很。
見朱標看到了最后,老朱也將手中的奏章放下,淡淡笑道“標兒,你有什么想法1?”
“建言自是極好的,不過孩兒以為,此皆不可取。”
聽著朱標這么說,老朱淡淡一笑,他靜靜的等待著朱標的下文。
他知道朱標的性子,既然在這件事上他有自己的看法,那么,朱標就必定有他站得住腳的理由。
朱標略微思索,道“爹,你可知航海之利有多少?”
“十倍,乃至于幾十倍。”朱標未等老朱回答,就已經率先給出了答案。
聽著這話,老朱也是吃了一驚,這航海之利有這么高?
吹的吧?
可是他也知道朱標的性子,這說話很少沒有根據,瞎吹一氣更是有些不可能。
難道這航海真這么掙錢?
老朱不禁有些懷疑,這要是能掙錢,那得搞啊!
朱標見老朱臉上將信將疑之色,道“爹,前些時候我翻閱前宋史書和一些官方的賬目數據,就看到,在北宋中期之時,市舶司收入一年達四十二萬緡,到南宋初年間,朝廷收入總共不過一千萬緡,市舶司收入達一百五十萬緡。”
“這還是商船出海入港收取的稅收,若是朝廷主持此項事宜,這收益相比更大。”
聽著朱標說的這些數據,老朱委實驚了!
他是真有些不大清楚這市舶司這么掙錢,主要是這大明雖然也設立了市舶司,可是不掙錢啊!
大明開創在兩年,民生凋敝,這大明滿目瘡痍,還有什么東西能弄到海外去買?
而且經歷了戰亂之后,這人口也是下降了的厲害,各種物資大明內部都不夠用,別說遠銷海外了,這連人都少了許多,又沒有貨物,這出海做生意的自然也少了。
除此以外,就是這海匪和倭寇了,這出海一趟,姑且不提海上的風浪,這要是遇到海匪和倭寇,貨物金銀丟了不提,只怕連小命也要沒了!
如此情景之下,還真沒有什么人敢出海經商。
包括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