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也是做出了決定。
“胡惟庸。”老朱這個名字剛念出口,就立即開口道:“這胡惟庸和楊憲,兩人這一次都不封了!”
馬氏立即道:“重八,這胡惟庸不封也就算了,的確資歷比起那些老將,淺薄了一些,而且又是個文臣,這立的功勞看不見摸不著。”
“可是這楊憲,至正十五年就跟了你,這數次出使,為你斡旋邦交,你怎么連他也不封了?”
馬氏很是不解。
老朱就盯著寫著楊憲名字那張紙條,淡淡道“妹子,前朝的事兒你不知道。”
“這楊憲現在為爭宰相這個位置,都快瘋了,亂撕亂咬,和胡惟庸兩個人爭的不可開交,這李善長,反倒是置身事外了。”
顯然,老朱對近來楊憲的一些表現很不滿。
李善長你弄不過也就算了,畢竟確實是老狐貍,可是一個胡惟庸,你怎么也沒辦法了呢?
就知道亂撕亂咬,惹得朝中不少人對楊憲的觀感差了不少。
原先你秉公辦事,縱然別人心中有些許不滿,可是也不好張口。
可現在,朝野就沒一個說楊憲好的,可以說到了人見人怕的地步。
這就讓老朱很無奈了!
馬氏此刻也是忍不住抱怨了一句,道:“這楊憲現在這樣,還不是當初你唆使的,讓他們二人互相爭斗,結果鬧成了現在這幅樣子……”
“咱是讓他們爭斗……”老朱也是無奈,道:“可咱沒想到,會弄成現在這樣啊!”
“算了不提了!”老朱嘆息一聲,道:“這一次,不封他們爵位,就是想讓他們各自警醒,都冷靜冷靜。”
“胡大海。”老朱又念出了一個人名。
“公爵。”
老朱點了點頭,道:“大海可惜了啊!要是他在,現在咱大明又多了一名文武雙全的統帥。”
追憶起昔年的老兄弟,老朱心中也是無限落寞。
想起這些老兄弟一個個腥風血雨,卻沒走到最后,看到大明這錦繡江山,老朱就一陣心痛。
“胡三舍現在倒是老實了不少,在家做起了規規矩矩的小生意。”
“還有胡關住,在學府的表現也很不錯。”
“之前還奉了咱標兒的命令,去山東、浙江一帶四月有余,終于弄出了海水制鹽法,算是立下了一個大功。”
“大海知道,他兒子現在要是這般情景,想來也不會怪罪我們罷。”
老朱也是眼眶子微紅,這想起了胡大海,就不由的念到他兩個子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