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后,老朱又陸續的將其他各地的一些能造船的能工巧匠聚集在這里。
核心就是一點,造海船,承擔海上漕運的任務。
原先吧,在隋煬帝開鑿了大運河之后,這南北兩方的漕運便逐漸興起,可是,這元末是個什么情況?
混亂到了極點。
這漕運,自然而然的也就沒人管了!
這一沒人管,這河道就淤塞了泥土,沒人清理,久而久之,自然也就不能令漕運的糧船通過了!
再加上,黃河變幻無常,數次改換河道,極大的影響著江淮水系,時不時發次大水,這漕運就更別提了!
而老朱還沒開國的時候,就著手準備北伐事宜,這北方數十萬大軍的人吃馬嚼,是一天都耽擱不起,所以,只能選擇海運。
當時負責督造海運的是湯和,本來,這一次,是老朱預備著給湯和機會的,畢竟,只要將糧食及時的運輸到軍中,也算是有功不是?
誰知道,這湯和是真的點背。
這海船走到半路,在海上遇上了風浪,不得以,只能返航。
無奈之下,老朱也只能讓湯和去徐達軍中做個先鋒官,本來是打算讓他混一些功勞的,誰知道又被王保保給暗算了!
當時,老朱知道這樣的消息估摸著都有些崩了。
咋啥事交給你湯和,你都辦不好?
你這樣,咱也很難辦啊!
想給你加官進爵,那也沒辦法撒!
朱標走了進去,看到這龍江船廠內還算是比較熱鬧的,無數的船工們熱火朝天的干著。
當然這龍江船廠,目前來看,還有著好大一塊地方沒用。
畢竟現存的估摸就挺大的了,在擴建一些,反而沒有什么用處,徒耗錢財。
朱標和廖永忠并排走著,看著這龍江船廠中的一切,說起來,如今這龍江船廠內,能造的船只類型還真不少。
各式各樣的都有。
有四百料戰船、二百料戰船、一百五十料戰船、三板粥、浮橋舟、大黃船、小黃船、安慶式哨船、九江市哨船、快船、蜈蚣船、后湖平船等等,大大小小類型,不一而同。
每一種船只類型,都有其獨特的用處。
朱標也是開了眼界了!
這龍江船廠內的情形比他設想的還要好的許多,難怪前世之時,鄭和能夠七下西洋,這有著這么好的底子,能有一支遠洋航行的艦隊并不奇怪。
這堪稱是中世紀的造船巔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