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惹出亂子,甲長全家連坐?!?
朱標點了點頭。
吳良的這種做法,朱標覺得還算可以,這一次民變規模不算很大,約莫幾百人,且吳良處理的又很果斷及時,并沒有令其有發展壯大的機會。
而這些人的家眷,并非是壯丁,有許多都是老弱病殘,如此一來,倒是不足為懼。
就算是惹出了亂子,要鎮壓也不過翻手之間的事。
反倒是將這些人控制在官府手中,很容易引起蘇州這里百姓心中的恐慌,若是再有人暗中行陰詭之事,那極容易造成新的民變事情發生。
這不是不可能。
蘇州這邊,歸根結底,還有著張士誠統治的基礎,畢竟這塊地方,納入老朱的手中,才不過短短幾年時間。
可是張士誠,足足在這里經營了十幾年之久,可以說目前蘇州的一代人,都是在張士誠的影響下長大的。
張士誠雖然人死了,可是,他在這片土地上影響力沒有消失,至今這蘇州,還有著許多人,懷念張士誠。
此刻,若是有心之人跳出來,振臂高呼,未必就不會有響應者。
“殿下,目下是否將這些人帶上來進行審問?”吳良征詢問道。
朱標則是淡淡一笑,道“不急?!?
“此事容后再說。”朱標將花名冊合上,方才這會兒工夫,他已然是將花名冊大致的翻閱了一遍,其中的內容,有大半都記在了腦子里。
這年輕就是好?。?
至少這記性來說,真的是極佳。
“吳叔,我看這些亂民有許多人的籍貫皆是吳縣……”
“是,殿下,此番民變,是因為這些人一同繳納稅糧的時候才發生的,所以,多是一個縣的,他們之中,甚至有不少都是同鄉,同村之人?!?
“嗯。”朱標再度點了點頭。
這自古以來,同鄉都算是一個極好的聯絡情誼,不管是漢高祖劉邦,還是后面的劉秀,亦或是隋唐時期的楊家和李家,再或者是老朱,他們在成就帝王偉業的同時,都有著一個很大的相似性。
就是基本上身邊的功臣是同鄉之人,劉邦是豐沛之人,而老朱部下功臣多是淮西之人,也因此,就有人發明了一個詞兒,叫淮西勛貴。再比如后世之時,有一個地方,就叫做將軍鄉,從這個地方出去參加革命的,開國之后,基本上都做了將軍。
這充分說明,中國這么大塊的地方,歷來不缺人才,缺少的只是一個領頭羊。
只要有一個杰出的人能帶領,就會有一批又一批的英雄豪杰冒出來。
“那殿下作何打算?”吳良看著朱標只是點頭,不由得問起來。
這會兒朱標在這兒,自是得讓他來拿主意??!
朱標則是笑了笑,道“吳叔,我聽說你當年鎮守江陰之時,軍政大權一把抓,對于這民生政事,也頗為熟悉,你認為如今我該如何做?”
吳良當即不假思索道“殿下,臣以為,首先應當安撫民眾,打消民眾心中的恐慌心理,最好是減免一年或是兩年的賦稅,令百姓安心耕種……”
“與此同時,還應該殺掉一批亂民,作為警示之用。”
“……”
吳良話語不停,一連說了好多,朱標聽著,也知道這吳良是早就已經打好腹稿了!
只不過之前嘛!
他并沒有主管民事的權力,只有等到朝廷派人來了之后,才能再做打算。
“先等一等。”朱標等吳良說完了之后,說出了自己的意見。
“等什么?”吳良被朱標這一動作搞的有些懵。
眼下不應該是立即著手安撫百姓,與此同時,祭出大棒,宣揚朝廷的威嚴嗎?
現在朱標居然讓他等一等。
老實來講,吳良著實有些看不出朱標這一步棋的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