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削弱了衍圣公的影響力,同時,提升了朝廷在民間的威信。
可以說,是一舉數得。
道衍說到這里還不算完,道“公子,此番若是只是懲戒蘇州士紳,公子此行還不算完整。”
“還請法師賜教。”朱標這一刻也是誠心求教。
這和尚,耍弄手腕的本事,只怕只有自己老爹,和當世朝中幾個人尖子才能與之媲美。
在這些事情上求教,對于他來說,也是獲益良多。
道衍微微一笑,道“所謂為君之道,無非賞罰二字。如今殿下既然已經有了罰,那賞在何處?”
“蘇州本為張士誠故地,此番公子清掃蘇州的士紳,等若原先效命張士誠的勢力消弭大半,這時,若是不培植一股忠于朝廷的力量,還要等到何時?”
道衍的話語直指核心,令朱標心中震動。
的確,蘇州一帶,一直以來,就和朝廷不貼心,不然,也不會鬧出這次亂子不是?
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這蘇州當地的士紳在張士誠的時候,就被養的嬌慣起來了!對于這些士紳大肆兼并土地,迫害良民的行為,張士誠素來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而老朱來了之后,縱然說沒有改善這種情況,但也的的確確是遏制了一些。
如此一來,自是令這些士紳心中生出怨懟,轉而對于舊主張士誠無限的懷念。
老朱沒大肆清理,原因也很簡單,就是力量不足,畢竟此前不久才吞并了陳友諒大塊的土地,這還沒過兩年呢,這張士誠的地盤又攻下來。
如此一來,老朱也不得不依賴張士誠原有地盤上的那群人征收賦稅糧草,對于他們,老朱只能稍作限制,同時征收高額的賦稅,但絕不能連根拔起。
畢竟,這要是統統干掉,這給朝廷收稅的人從哪兒來?
尤其是當時朝廷正忙于北伐,哪有時間顧得上這檔子事兒?
只要蘇州這邊能繳納上來糧草,同時,不生出亂子,老朱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了。
而此時,消滅掉這些士紳,就是朝廷安插人手之際。
如果朝廷目前還在北伐,那說不得朱標也要優先考慮穩定為主,暫時不要大動干戈。
可是,北伐都打完了,此時動手,乃是千載難逢的良機。
正如道衍所言,干掉一批人,同時培育一批忠于朝廷的人,就是最好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