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說的……
朱標聽著不禁有些無語。
說的我好像等著吃現成的就行似的。
好吧!
朱標承認,事實還真就是這樣。
的確,他真的是啥都不用干,等著老朱喂飯給他吃,就成。
就算他不吃,老朱也會在后面追著喂。
可朱標也想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啊!
他心中有著諸多宏偉的藍圖,要去施展。
當然,這與老朱給的并不沖突,畢竟,站在老朱的肩膀上,是幫助多于阻力,只要有老朱在背后支持,干啥都是事半功倍。
“如法師所言,我大明接下來選擇攻日還是西取巴蜀皆在兩可之間了!”
“在貧僧看來,的確如此。”道衍微微頷首,道“兩者之間各有利弊,如何決斷,這要看殿下怎么想。”
“說說看。”
這有個聰明人在這兒,朱標自是死命的用。
“巴蜀之地,素來有“天府之國”的美譽,盛產稻米,若是攻下,大明可多一糧倉矣,必要之時,可調巴蜀之糧作為支援之用。”
“且此地乃是茶馬古道所在,對于我大明獲取良馬,改進馬種,亦是有著諸多便利。”
“可是,此地道路艱難,進出頗為困難,且其中多山,巴蜀之地的百姓又兇悍刁頑,而明夏父子兩代,臣聽說在巴蜀之地名聲都還不錯。”
“若是攻下巴蜀,朝廷必須要投入極大的精力,對當地進行安撫,前后只怕要數十年的時間,才能消解明氏父子的影響,從而令當地百姓徹底歸心。”
“此外,跟隨明氏父子的還有昔年一些紅巾軍的老將,這些人雖說名聲不顯,但也算是一方豪杰,又占據地利之便,我大明軍伍雖說勝得過他,但是要付出怎樣的代價,猶未可知。”
朱標亦是嘆息一聲。
前后數十年,實際上只是等著一代人老去故去了,這巴蜀之地才算是真正歸大明所掌控。
果然,這說說是容易的,可是一旦落實起來,就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
這才不過是簡單的說一說,就道衍提出來的這些問題,個個都是阻礙明軍順利統治巴蜀之地的因素。
而這,不過是偌大計劃里面一環罷了!
朱標也聽說了,老朱也幾次寫信給明夏那邊,這是他老本行,沒事就愛寫寫信,敘敘舊。
這明夏原先也是屬于紅巾軍一系,老朱自然是想能用紙筆解決,最好不要動刀兵。
可是,信到了巴蜀,人家壓根不鳥。
當然,比日本態度好多了,人家沒殺老朱派過去的人,也沒虐待啥的,就是信到了就把人放回來了。
就類似于這事兒我知道了,然后就沒了,沒了!
據說北元使臣過去的時候,也是類似的態度。
這明夏這邊,有點類似于關起門來,自己過小日子的打算。
當然,這也不能怪,主要是周遭的敵人都太強,大明不說了,試問天下如今誰是敵手?
北元再差,可是瘦死駱駝比馬大,人家雖說被大明干的是落花流水,也就只有一個大明能干得動他了!
再旁邊,就是吐蕃,這打不打,貌似也沒太大意義。
且如今在位的是明玉珍的兒子明升,乃是一稚子,年歲不大,和朱標差不多大的年紀。
這要換朱標過去,朱標也直接木了!
就算是有雄心壯志,看看周圍敵人的塊頭,再看看自己這身子板……
臥槽!
不干了!
我要回家……
換明玉珍,說不定要掙扎一下,搞出一些動作,明升的話,還是歇歇吧,能過一天算一天,這都算賺的。
“那日本呢?”
“日本,貧僧聽說此國盛產硫磺,不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