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朱標正這么想著,還沒多久,朝堂之中就有別的聲音冒出來了。
“臣舉薦李相擔任此次恩科大試主考官,李相為當朝宰相,統率百官,當有評定天下士子的能力……”
“臣也舉薦李相擔任此次恩科大試主考官,李相跟隨皇上多年,一直鞍前馬后,其才能和功勛皇上是知道的……”
“臣也覺得李相應該擔任此次恩科大試主考官,李相自主宰中書省以來,處理政務,理斷時事無分毫差錯,又為北伐大軍日夜籌措糧草,供給軍需,可謂是勞苦功高……”
嘩啦啦,頓時朝中一片都支持李善長,這聲勢比起方才支持宋濂的人,還要大上不少。
朱標看到這一幕并不奇怪,若是連這一點都做不到,那這李善長未免也太過浪得虛名了些。
這造聲勢,一直以來,都算是李善長的拿手好戲。
想當初,李善長要做中書省的宰相,就鬧得京城到處都是,無人不認為李善長當是大明首位開國宰相。
結果,由此讓老朱心中不舒坦,見李善長要官,就生生的壓了他一頭,設置了左右丞相,讓李善長只是做了一個左丞相,這右丞相則是徐達來做。
由此就知道,在聲勢這一塊,李善長還真就不會輸給誰。
尤其是李善長是有實打實的功績的,這有了這樣的根基,李善長要做什么事情,自是格外的容易。
老朱不動聲色,如今朝中出現的這一幕倒是與他所料不差。
忽然間,老朱看向了一旁的朱標,淡淡道“標兒,臣工們所言,你都聽到了,你認為誰來擔任此次恩科大試的主考官最為合適?”
朱標心中一驚,這……這老朱怎么讓自己摻和其中了?
要知道,一直以來,這朝堂上的事情,朱標參與的很少,他全程就是個旁觀者,打醬油的,幾乎不發表言論。
喔,也就是上次日本使臣太過囂張,朱標才有所表態。
不過既然老朱問,朱標也就不怕答了,當即就拱手道“父皇,兒臣覺得李相作為此次主考官最為合適。”
朱標剛打算說明原因,堂下一位臣子就立即出聲道“臣不服。”
朱標心中頓時不悅,特么的,老子說句話你也打岔?就不能等我說完,這么不給我這個太子面子的?
朱標的目光頓時朝下面掃去,看看是哪位膽大包天的貨色,真以為我朱某人脾氣好?
見朱標目光掃來,說話那人也是腦袋縮了縮,不過還是道“臣不服,李相雖說功績卓著,可是,在學問這上面,還是宋學士更甚一籌,這選拔士子,若是不挑選才學厚重之人擔任主考官,只怕天下人都不會心服。”
見那人說話,朱標眼睛微微一瞥,也不再客氣了!
吞咽了一口唾沫,做足了準備就道“這位說的不錯,才學方面,宋學士的確是更甚一籌,可是,此番恩科大試,乃是為國選材,是我大明首次倫才大典,其意義何在?”
“便是在于挑選天下飽學之士,為國效力,造福萬民,這學問要點在于何處?便是要為一方地方父母官,能夠令當地百姓吃飽穿暖,能夠興修水利,使農田無欠收之患……”
“論起這執政的才能,本宮以為,李相可與昔年漢高祖之鞏固蕭何比肩,在這一方面,本宮覺得,宋學士比起李相,就遜色不止一籌了,此外,就算是論起學問,李相亦是飽讀詩書,且曾專攻刑名之學,若非如此,如何能輔佐父皇建功立業,創下這不世之功勛基業,因而,本宮才覺得李相擔任此次恩科大試主考官最為合適。”
朱標侃侃而談,一番話語已然是對李善長拔高到了極致。
朝中不少人紛紛點頭稱是,皆認為朱標說的在理。
朱標倒是無奈,本來他是不愿意這么拔高李善長的,可你他么的惹我,那我不得借李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