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在馬氏那邊蹭了一頓飯之后,回到了承乾宮。
也沒閑著。
目前來說,朱標這小日子過得還算是蠻舒服的,因為老朱在前面頂著,所以,這一大堆的政務,朱標就可以挑挑揀揀去看一看,而并非著手處置。
此外,朱標便是有了許多的閑暇時間,去進行規劃和改制。
當然,在這方面,老朱作為自己老爹的優勢又發揮出來了。
只要提出來的意見對于整個大明王朝有利,可以促進國家的興盛和發展,老朱一般來說,都很樂于接受這樣的意見。
老朱雖然本身才干極為突出,說是一位頂尖的戰略家并不為過,可同樣,老朱也會虛心納諫,尤其是朱標作為他的親兒子,未來老朱都打算把這個天下交給他的,所以,對于朱標的意見,就算覺得不對又或者不合適,也會再三斟酌考慮。
而朱標此刻想的則是,李善長這個丞相做不久了!
頂多也就半年的工夫,那接下來,想必就是胡惟庸來接手了!
這五年規劃是不是該提上來了?
朱標摩挲著下巴,覺得這個很有必要。
既然這五年規劃定下來,那么,一個更為宏大的戰略也該確定下來,就是如今大明的發展方向。
比起以往自己的種種作為,朱標覺得,此時提出這項大政方針,具有的意義將分外特殊,甚至超越以往自己諸多舉措和作為。
不多說,朱標覺得,這項戰略,至少要能夠管一百年,確保一百年內,大明都按照這么一個方針戰略走下去。
這人一旦沒目標,就容易頹廢,而一個國家沒目標,就容易喪失凝聚力。
正如前蘇聯對于美帝一般,當蘇聯在的時候,美帝的發展情形是何等的欣欣向榮,整個社會都充斥著蓬勃的朝氣。
向太空發射火箭,不計其數,對于資本家的收稅,一度達到百分之九十幾,而對于中下層的補貼,更讓人艷羨和眼紅。。
可是,當前蘇聯這么一個巨人轟然倒塌之后,盡管在這之后,美帝趴在這么一個龐然大物的軀體上敲骨吸髓,一度繁榮二十多年,可也由此,不可避免的走向了下坡路。
而朱標結合中國古代的諸多王朝,發現也是大多如此。
當王朝初立之時,四周往往是強敵環伺,尤其是北方的胡患,更是勒在脖子上的一道繩索,稍有不慎,就有國破家亡之危。
但是,也正因此,這是奠定一個王朝強盛的根基所在。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外部的禍患不足以令中國這樣一個千年傳承的國家崩潰,可怕的是內部的禍患,是從內而外的享樂。
因此,每當一個朝代進擊大漠,無數將士揮灑血汗,那就意味著一個王朝到達極盛的巔峰,而下一刻,往往也是關起門來過自己的小日子,隨后,就不可避免衰落下去了。
后世常說,在學習這條路上,不進則退,實際上,對于一個國家來說,也是如此。
歷史向前發展,停留原地,實際上就意味著落后。
百年規劃,朱標其實不用思考太多,心中就已經有了盤算。
無他,首要第一條,就是這天下百姓吃飽飯的問題。
這個問題,朱標覺得,花費十年的時間,勵精圖治,就可以初步解決。
當然,也只是初步解決,這就和歷代的王朝一樣,每逢大亂之后,必有盛世降臨,而這樣的盛世,不多說別的,吃飽飯肯定是必要的。
可是,這樣的盛世卻并不能一直維系下去啊!
因此,讓天下的百姓吃飽飯,這個問題,是可以解決的,但難的是長長久久的保持下去。
但飯要一口一口吃,朱標覺得,還是先達到這個目標再說。
當然,這也是今后胡惟庸執政的主要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