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在說之前,兒臣想問父皇和胡相一個問題,就是朝廷信用價值幾何?”
老朱和胡惟庸眉頭皺了皺,朱標的這個問題,可以說令二人皆是一頭霧水。
而朱標見狀,則是解釋道:“父皇,胡相,這自古以來,欲推行朝廷頒行新的法令,首要便是令百姓信服,自動遵從。”
“百姓若是對朝廷官府,心有疑慮,認為朝廷朝令夕改,便會對于朝廷頒行的法令產生輕視,并不信任……”
“也正是因為如此,秦時,商鞅變法最先做的,便是徙木為信,在百姓心中豎立官府的威嚴和誠信……”
老朱和胡惟庸仔細聽著,心中亦是感觸不少。
二人并非政治上的小白,甚至來說,是其中的高手,也正是因為如此,他們對于朱標最先開始提出的問題,有了深深的思考。
而朱標則是繼續開口道:“父皇,丞相朝堂之上提議發行寶鈔,兒臣以為此策甚好,也知道這是一個一本萬利的買賣,可也正因為如此,才應該更加慎重。”
“寶鈔,雖只是一張紙,可父皇,這上面承載的,可是朝廷的威嚴和官府的信用啊!”
“若是朝廷只顧一味發行,不管不顧。那最終這些寶鈔淪為了廢紙,朝廷的尊嚴和信用,也不過是廢紙一張罷了!”
“今后,朝廷若是再推行什么政策,百姓還會支持么?”
朱標的話語,頓時令老朱和胡惟庸對于錢幣有了一些新的認知,他們聽后,亦是覺得朱標說的不錯。
這寶鈔是朝廷發行的,最終寶鈔成了廢紙一張,那朝廷的信用也和這寶鈔一樣,不值一提了!
老百姓可不管別的,他就知道這錢是朝廷發的,結果不能用……
滿腹的怨氣,只怕都集中在官府身上了。
“標兒,那依你之見?”老朱此刻也是認真的問詢起來。
朱標微微思量,就道:“父皇,若是平常之時,孩兒認為朝廷可以強制勒令民間交易,只許使用銅錢和朝廷發行的寶鈔,與此同時,設立寶鈔與金銀之間的兌換比例,只要奉行這一原則,終歸是不會差的太多的?!?
“有金銀兜底,百姓心中便不會慌亂……”
胡惟庸此時忍不住打斷道:“殿下,臣要提醒一句,正是因為朝中缺少金銀,臣才出此下策……”
“所以,方才我所說,要稍改一番?!敝鞓艘彩橇⒓唇拥溃骸俺袩o金銀,可朝廷有鹽,有鐵,朝廷還有糧食?!?
“盛世黃金亂世糧,如今我大明不過剛剛由亂轉治,這糧食,在百姓眼中,可是實打實的硬通貨?!?
“朝中,給那些官員發放的俸祿有一部分不也是祿米么?”
一說到這個,老朱和胡惟庸頓時醒悟過來。是啊,這現在糧食可是堅挺的很。
這給官員發工資,發錢都是只發一部分,發糧食才是重中之重。
這在亂世之中,糧食就是命。
“因此,兒臣以為,百姓手中只要持有寶鈔,就可以向朝廷換取糧食,食鹽,鐵等必須物資,朝廷的信用自然無需擔心?!?
“朝廷甚至可以在民間設立專門的辦事所,專門負責這些事項,還可以設置錢莊,鼓勵百姓將手中的舊錢、金銀等物拿出來和朝廷兌換……”
朱標這么一說,老朱和胡惟庸都意識到了,這是一個無比復雜的事項。
難怪當日在朝堂上,朱標要求深思熟慮,如今這般看來,是該好好籌謀一番,對于細節之處,更要把握。
朱標此刻話語一轉,道:“父皇,胡相,此事事關重大,朝廷推行之后,必會有奸商囤積居奇,炒高糧價,鹽價,想要趁機大撈一筆,因此,朝廷對此也要防范?!?
“無妨,屆時讓官府稽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