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徙富戶和豪強來鳳陽,固然是減緩了江南這些遷出地的人地矛盾。
可矛盾一直存在著,并不會因為這樣的遷出就消失了。
除非是將這些富戶豪強遷徙到荒無人煙的地方。
所以,鳳陽伴隨著人口大量流入,這矛盾就日益凸顯。
尤其是這么多人的涌入,來的還都是豪強大戶,這毫無疑問,也會進(jìn)一步帶動鳳陽當(dāng)?shù)氐奈飪r上漲。
而這,反而擠壓了原先鳳陽百姓的生存空間。
說起來,老朱的遷徙之策,反而令鳳陽的老百姓過的不如當(dāng)初了。
朱標(biāo)微微思索,道:“不知縣令對于此事打算如何處置?”
鳳陽縣令深吸了一口氣道:“還請殿下指點?!?
有朱標(biāo)在,鳳陽縣令覺得還是先問問這位太子殿下的意見較好,畢竟,朱標(biāo)在這里,還輪不到自己來做主。
朱標(biāo)眉頭皺了皺,隨后緩緩開口道:“縣令,本宮的意思是今后鳳陽縣內(nèi)若是再有這種類似的爭斗,縣令判案之時,非死罪,盡可發(fā)配甘肅這些地方?!?
“臣遵旨。”鳳陽縣令對于這一意見,自然是全盤接受。
這也是朱標(biāo)給的一個臨時的折中方案,甘肅等地缺人,那只有以強硬的行政手段來達(dá)到遷徙的目的。
這個方案,朱標(biāo)回去之后,亦是打算全面推廣。
這在古代,秦漢之時,也有類似的舉措,將囚犯,富戶都遷到邊疆去,此謂實邊。
朱標(biāo)話語頓了頓,道:“此外農(nóng)業(yè),乃國之根本,縣令亦不可輕視。鳳陽土地貧瘠,更應(yīng)該組織百姓多多開挖溝渠河道,其淤泥可肥田,且土地又有水源灌溉……”
“臣明白?!兵P陽縣令點了點頭道:“只是這銀兩……”
坦白來說,鳳陽縣令也知道要修筑水渠,這乃是大大有利農(nóng)桑之事,可是,修渠是要花錢的,錢從哪兒來?
朱標(biāo)別有深意的看了鳳陽縣令一眼,道:“縣令,實不相瞞,如今朝廷也很困難,國庫并不充裕,因此,縣令還是要多想想辦法……”
鳳陽縣令一臉懵,想辦法,這想啥辦法?他也變不出來錢啊!
見鳳陽縣令還不明白,朱標(biāo)點了一句道:“如今鳳陽縣之中,有錢人家還是不少的,縣令可向他們募集錢款?!?
“此外,這修渠所用的百姓,我看不妨也發(fā)他們一些錢款作為補助……”
“這渠,唯有大家眾志成城,才能修出來?。 ?
說到這里,鳳陽縣令懂了!
就是殺富濟貧。
向那些有錢的人家敲竹杠,然后用來修渠,與此同時,讓那些沒錢的人來出力,再給些錢,這樣貧窮的人出把子力氣也有錢過活了。
就是這套流程在朱標(biāo)嘴里沒這么直白,可是鳳陽縣令明白了。
見鳳陽縣令的臉色,朱標(biāo)點了點頭,繼續(xù)道:“此事,將軍還是要多多協(xié)助縣令辦成此事。”
瞿通一聽,也明白,當(dāng)即點了點頭。
鳳陽縣令心中不由暗松一口氣,這方才,他正打算就這件事開口的。
未曾想到朱標(biāo)已經(jīng)為他辦妥了!
有了瞿通幫助,鳳陽縣令這下子更有信心了。
“其他的……”朱標(biāo)微微沉吟,道:“縣令,你看著辦吧!”
“你也是父皇信任之人,才坐在這個位置上。鳳陽,乃父皇之故鄉(xiāng),此地百姓窮苦,父皇臉上亦是無光,此地百姓若是家有余糧,身上有新衣可穿,父皇亦是會萬分高興……”
“放心大膽的去做吧!”朱標(biāo)再度鼓勵了一句。
朱標(biāo)說到了這里,也不再多說什么。
鳳陽的事情,他知道不多,這當(dāng)?shù)氐拿袂?,他也并不是特別了解,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