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地靈,不妨抽一支?”
朱標見狀,亦是笑著,從簽筒中隨手拿過一支簽交到清凈手中。
看著簽上面的簽語,清凈此刻亦是面露喜色,高興道:“施主,這可是上上簽……”
朱標則是笑了兩聲,從清凈手中將簽拿了回來,塞回簽筒之中,道:“大師不必解釋這簽上的禪語。”
清凈一臉疑惑,而朱標則道:“說起來,我父年輕之時,亦是有過一段落發為僧的經歷。當時世道暗昧,吏治混亂,百姓食不果腹,民不聊生,我父為求活命,也只得出家為僧,后來就連寺廟這等清凈之地也是待不下去了……”
“隨后,倒是下山,走南闖北,打拼出一番事業。其中有數次,亦是不免鬼門關口走了一遭,最終卻是逢兇化吉,遇難呈祥……”
“故而,在下以為,吉兇禍福自乃天定,個人知道這上上簽又或者是下下簽又有何用?不過是庸人自擾。”
“且道家常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禍福之間并非一定……”
“又如大師法號,清凈,有時清靜無為,未必不是一樁妙事……”
清凈聞言,亦是露出恍然大悟之色,連聲稱道。
離開了嵩山,回到登封縣衙,朱標也并未多做停留,只是略微歇息,就啟程返京。
只不過相比較來時,大軍人數少了一半。余下的一半朱標留在了登封,由瞿能統帥。
登封境內,雖說已經和少林方丈達成共識,可誰知道其中會不會鬧出什么幺蛾子。
故而,有一半的兵力彈壓當地,想來也不會出什么亂子。
此外,亦是為李進增添人手,登封境內,李進可用可信之人實在太少,故而,便需要軍中一部分人留下來協助。
后續伴隨著人手的增補,這些人才會逐漸回歸原來軍中的崗位。
朱標感受著空氣中陣陣侵襲的寒意,不由的掐算著日子,說起來,這出來也已經一個多月了。
也不知京城之中,現在是怎么樣了。
朝局應該不會出什么問題,有老朱在,天塌下來都能頂得住。
仔細想來,這臨近東征倭國的日子,也是近了。
緊鑼密鼓的準備了小半年有余,是該檢驗一番成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