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時,胡惟庸亦是來到這御花園內,見禮之后,老朱當即就道:“別賣關子了,你要找的人我也給你找來了,快說。”
“父皇,胡相,近來為準備東征,想來國庫耗費不少吧?”朱標眨巴著眼睛說道。
“有話直說,再拐彎抹角,我抽你。”老朱眼睛頓時一瞪,看著朱標。
“沈家方才為此次東征捐獻三百萬兩銀子……”朱標亦是不再賣關子,直接了當的說了出來。
“真的?”胡惟庸頓時有些坐不住了,立馬站起身來問道。
饒是以他如今宰相的氣度和定力,聽到這個數字的時候,也有些無法淡定了。
三百萬兩,這要是真的,可算是解了燃眉之急了!
“千真萬確,一個時辰前,沈萬三剛從承乾宮離開。不過……”朱標亦是話語一轉。
“不過什么?”胡惟庸有些急了,這三百萬兩,要是給他,能做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
要知道當初他接丞相這個位置,可是立了軍令狀的,是要向皇上,朝臣,天下的萬民做出交代的。
目標沒達成,他胡惟庸可真就沒臉了!
老朱饒有興致的看著這一幕,朱標看了看老朱那眼神,不由干咳一聲,道:“其實也沒什么,首先這軍資繳獲的生意,他沈家想做……”
“沈萬三亦是保證了,這生意交給他來做,不會讓朝廷吃虧。”
“其次呢?”老朱淡淡詢問。
朱標亦是不覺得奇怪,道:“其次是這沈萬三想在倭國被平定之后,朝廷能能夠在兩國貿易上,屆時給予他一些便利……”
老朱聽后亦是笑了一聲,道:“這沈萬三倒是想的長遠,東征還未開始,都已經謀劃著后面做生意的事情了!”
“惟庸,你怎么看?”老朱此刻望向了胡惟庸,并未表露自己的態度。
胡惟庸微微思索,想了想道:“這其一,軍資繳獲有些帶著的確不便行軍,若是丟棄,卻又不美,若是能以此從這商人手中換取軍隊必需的一些物資,不僅有利于軍中的將士,還減輕了朝廷的壓力……”
而此刻,朱標亦是仿佛想起了什么,道:“父皇,我以為,此事還需要慎重謀劃。”
老朱則是一臉驚奇,這事兒不是你挑起來的么?
你這是要反對?
朱標則是開口道:“兒臣以為,當在軍中專門設立一機構,其中要有軍中將領,軍需官,軍法官,以及朝中委派官員在其中主導這件事。此事若是由軍隊自己主導,只怕難免會出一些紕漏……”
老朱聽著這話,眼神亦是一亮。
別的沒什么,朱標這番話讓老朱頗為高興。起碼自己兒子知道,這軍隊應該得到管控,一些權力必須限制起來。
最為主要的就是軍隊的財政和補給權力,這是軍隊的命脈。
如果一支軍隊的補給權力被某些人掌控,這軍隊就不是朝廷的軍隊了,遲早淪為別人的私軍,這就是禍患的根源。
而朱標想到的則是軍隊經商,則會對軍隊的戰力形成腐化。到時候,為了錢,這軍中的將領只怕是什么都能賣了。
就比如在歷史上,老朱設立的軍戶制度,設想極好,可伴隨著時間的推移和腐化,這軍戶制度,反倒成了一大疾癥。
那些百戶,千戶肆意侵吞手下士卒的田產,將軍械,田地進行倒賣,謀求利益,最終便導致了無人愿意當兵,軍戶制度由此崩壞。
到了萬歷年間,可以說就支撐不下去了,戚繼光抗倭,都是采用募兵制,唯有如此,才有兵源。
故而,必須防患于未然。
胡惟庸亦是點了點頭,這沒什么好說的,三人當即達成了共識。
而胡惟庸則是繼續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