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闊的大海上,晴空萬里,可海面上,迎來的卻是一場血與火的交鋒。
在廖永忠的一聲命令之下,大明戰船上的火炮先后發出一陣陣“轟隆隆”的炮聲,硝煙在大海上彌漫。
廖永忠看著方才一輪火炮齊射打出的效果,不禁皺了皺眉。
命中率實在是太低了!
看上去, 似乎連兩成都沒有,多數的炮彈都打在了海面上,掀起一陣滔天巨浪。
這也不能怪,實際上,就算是在陸地上火炮開火,命中率也很低。
當然, 也不會這么低, 可實際上, 想要大規模殺傷敵軍,還是非常艱難。
這也就是為什么這個時代還是以冷兵器為主,火炮之類的熱武器,只能充充場面,很難發揮主要作用的緣故。
而在海面上,又因為了海浪的緣故,導致命中率更是可憐了!
“繼續開火。”廖永忠面色不變,繼續沉著指揮。
這樣的情形并未在他意料之外,相比較來說,現在的火炮已經比原先的好上那么一丁點了!
當初他攻略兩廣之時,水陸并進,那個時候,戰船上的火炮還不如這個呢!
一顆顆炮彈劃過天空,不斷的向海盜的船只落去。
對于海盜們來說,盡管明軍火炮命中率并不高,可是,哪怕僅是命中一顆,他們的船只也承受不起。
只是擦著碰著,都足以令他們的船只在大海上傾覆。
“大帥, 這些海匪倭寇不惜代價,直沖艦隊,必有所圖……”一旁的副將眼中隱隱有一抹憂色。
他也是見過陣仗的人,可是,在這海上,這樣的亡命徒,他還真是第一次見。
“無非是效仿當年我軍鄱陽湖大破陳友諒的故計罷了!”廖永忠冷哼一聲,目光掃了掃已經快要接近船只的海盜船。
這幾只海盜船吃水不深,但看樣子船上卻是裝的滿滿當當的,不消說,必定是硫磺火藥這類易燃之物。
這和當年他們使用的計策是一樣的。
只是,今時不同往日,對于這些海匪倭寇的如此做法,廖永忠只能慨嘆一聲:“愚蠢。”
首先,最重要一點,就是風向。
以火攻為主,最重要的便是需要天時相助。
當年老朱與陳友諒對峙鄱陽湖之時,最開始的一些時日, 哪天不是損失慘重,當時之所以不用火攻, 最大原因便是因為風向不對。
如果那個時候就貿然動用火攻,極大的可能就是不僅沒燒到敵人,反而燒了自家營地。
更可怕的是,會令敵人有所防范。
一直等到風向驟變,才有了機會,將陳友諒一擊致命。
而現在,在這大海之上,風向完全無助于海盜,縱然海盜陰謀得逞,點燃了幾只船只,也不打緊。只要明軍艦隊迅速切割,足以讓失火的船只遠離整個船隊,不會影響全局態勢。
況且,就算是做到這一點,也并不容易。
因為,自當年鄱陽湖之戰以后,明軍以火攻大敗陳友諒,作為勝利一方的老朱,豈能不注意到這一點?
船只一些有可能被襲擊的重要地方,多半是以鐵皮包裹,即使沒有被鐵皮包裹的地方,也用了特殊方法對木料進行炮制。
如此一來,就算是燃著了,燒的進度也會非常緩慢。
當然,這些都是非常理想的情況下發生的。
真實的戰場誰也無法預料。
只能通過一次次血淚教訓去總結完善。
“大帥,丙子號戰船被海盜船炸毀……”一旁,有士卒急忙匯報著戰損。
廖永忠看著左前方一支戰船此刻陷入一片火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