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而且往往還能夠舉一反三,并結合張然的解釋,引經據典道出一些連張然都受益匪淺的典故或者道理來!
與董仲舒這樣知識淵博的大儒進行交談時,讓張然感覺非常舒心,也非常的輕松,毫無任何心里負擔或者壓力...難得有人能夠跟他這般暢快無阻的溝通,因此,張然不免談性大發,拉著董仲舒就天南地北的聊了起來!
兩人從最開始的代田法,水車制造以及應用等諸多話題,一直聊到各地的風土人情,朝堂趣事,邊關戰事等等…席間,兩人暢所欲言,幾乎無所不談!
……
在董府待了足足有近五六個時辰,期間張然還在董仲舒的盛情款待下,與其共進午餐…一直待到臨近傍晚時,張然才依依不舍的告辭離去!
當張然回到家中之時,驚訝的發現張猛父子兩人居然也在,于是,張然連忙上前見禮,并吩咐家中的庖廚,整了一桌酒菜,與張猛父子兩人共享晚餐!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在觥籌交錯之間,張然除了與兩人閑談之外,也免不了詢問起一些有關食肆改造進度以及張里鄉親們近況的事情…
一番交談下來,從張猛口中,張然得知,在吾丘壽王的協助下,食肆改造所需的一應建材大都已經運抵了食肆那邊…現如今,食肆的改造事宜,正在張猛的主持下,有條不紊的進行之中…預計至多半月之后,食肆便可改造完畢。
至于族人的衣食居所,也并無太大問題…雖然當初由于時間緊迫以及條件所限,吾丘壽王沒能在短時間內,于長安城內購置或者租賃供近三十余個張氏族人居住的宅院,致使建筑隊的絕大部分人只能在長安城郊外暫住…因此,難免會因為兩地距離太遠,而產生了一些交通不便的問題。
但好在,吾丘壽王善于變通,及時雇傭了幾輛馬車,供張猛以及張里的鄉親驅使…并讓車夫專門負責接送事宜,同時還購置了大量酒肉款待張里的鄉親,再加上張猛從中開導…因此,張里的鄉親們對此,大都表示理解,也并未因而產生怨憤之情。
從張猛敘述的情況來看,張然覺得,在有張猛父子兩人的坐鎮以及吾丘壽王協助,改造食肆的事情或者期間的各種瑣事…基本上是,無需他太過操心的!
因此,張然在大松一口氣的同時,也不禁暗自感慨道:“還是自己人辦事,比較省心,比較靠譜呀!”
請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