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在后世,商人從地位低微,到成為資本財閥進而開始以自己的意志影響一國命運,并不是一帆風順的。
最成功的莫過于歐洲的商人,他們原本也如東方的同行一般,千年以來一直是國王和領主盤剝和吸血的對象。
但是歐洲商人之所以成功跳脫出王權控制,有了獨立意志,也是托了歐洲近代數百年來各個國家之間的不斷對抗。
戰爭向來是最消耗錢糧物資的,別說數百年的征戰,就算連綿數十年的戰爭,都能拖跨一個國家。
赫赫武功的漢武帝,在位四十余年,和匈奴的戰爭也進行了數十年,雖然最終將匈奴打的元氣大傷,分為南北兩部,但卻也將他之前數代人積累的財富消耗一空,晚年時國內都差點直接內亂。
以華夏國土子民之龐大,財富之巨大,數十年的連綿戰爭尚且差點讓國家崩潰,就更別提合在一起也沒有華夏面積大的歐洲了。
英法的百年大戰,剛剛開始十多年,法王的國庫便即空空如也。最后不得不向商人借貸,被迫開啟議會,這才躲過一場財政危機。
不過商人們還沒歡呼幾年,靠著商人們的支持,熬過最艱難的幾年后,法王便二話不說,再次關了已經開始對他指手畫腳的議會,將當初幫他的商人們抓的抓,殺的殺。
可惜戰爭依舊在繼續,很快英法兩國都再次出現財務危機,于是與商人妥協又成為必然。
這次商人們雖然換了一茬,但之前的慘劇還歷歷在目,因此成立議會后,他們本能的開始滲透軍隊以自保,最終弄出大革命,直接弄死了國王自己當家。
然后便是保王派另立國王,興兵討逆,干掉議會,再因為戰爭在繼續,又一次召開議會,干掉國王,興兵討逆,幾個死循環下來,大家總算找到了一個平衡,商人們這才真正的站穩了腳步。
可憐的是,英法兩國的國王干了一百年,這才突然發現,打生打死之下,兩個冤家王室,一個被殺光了,一個被架空了,全部都是失敗者,唯一勝出的是商人集團。
但東方的同行卻根本沒有這個讓他們成長的環境,因為華夏是一個大一統的王朝,雖然王朝興衰沉浮,世代更替。每一個王朝末年,都是戰亂不斷。
但是每一次都是以極快的速度再次統一,其間根本沒有如同歐洲那般,眾多大小國家相互都不服氣。根本無人愿意自己被別人統一,因此數百上千年不斷的征戰攻伐。
因此,華夏的商人作用一直無法顯現出來。
而近代商人,又大多是買辦和畸形的政治財閥,這更是讓國人原本就對商人的歧視更加上了一層,因此一直都沒有太高的地位。
這同樣也是朱聿鐭對于商人的認知,但擺在朱聿鐭面前的是,這些商人們該如何處理。
憑心而論,若是讓商人們完全發揮出他們的作用,那對于眼下的局勢,勢必是極大的助力。
但天上不會掉餡餅,想要得到多少,就必須付出多少。換句話說,只有給商人們更多的權力,更高的地位,他們才會在利益權衡之后,真正的將力量展現出來。
誠然,商人能夠帶來更多的財富,也能給大明這行將就木的腐朽王朝帶來一線生機,不過這卻不是朱聿鐭想要的,他更不愿意如同后世美利堅那般,出現財團勢力左右國家走向的問題。
失去控制的商人有多可怕,歷史上多的是例子。
譬如臭名昭著的東印度公司,他們每到一地,帶來的都是原住民連綿不絕的災難。
在非洲,黑人被當作奴隸販賣,為了得到更多的奴隸,他們甚至鼓吹種族仇視、屠殺,短短數十年,非洲便因為無盡的戰爭和無數青壯年或死或成為奴隸,社會徹底的混亂,全面倒退進入原始部落社會。
在亞洲,印度更是由大一統的莫臥兒帝國,逐漸被滲透收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