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輩子來到大明,朱聿鐭算是禍害了不少人了。
無論是大明士紳,官吏還是皇親國戚,朱明宗室,朱聿鐭都沒有放過。
甚至可以說,越是自己人,朱聿鐭禍害的程度就越是猛烈。
不信你問問在孫可望淫威下,只能不斷哭鼻子的永歷皇帝,或者問問那些被斷了供養的大明宗室們,或者也可以問問即將被禍害的士紳官僚們,完全就是一部血淚史。
偶爾想到禍害了這么多的自己人,朱聿鐭本就不多的良心,也會有些心疼,就比如現在,朱聿鐭委實是強烈的渴望去禍害一下外族。
不過如今的滿清,朱聿鐭想禍害他們,實力還有點欠缺,只能稍稍惡心一番出出惡氣。
不過卻有一個現成的目標,讓朱聿鐭極為的心動,并且也有足夠的能力禍害一番。那便是后世跪族的洋大爺,因為時不時的打交道,自然是朱聿鐭第一個想到的目標。
朱聿鐭是相信未來全球一體化進程的老實人,他認為未來與洋鬼子打交道的地方肯定不會少,朱聿鐭雖然需要和他們做生意,但卻不愿意拿出金銀來,甚至連銅都不太拿出來。
既然不愿意拿真東西出來,那也只有紙幣了。正好可以幫他挽回這一波拍腦門犯下錯誤,所應當付出的代價。
如今的大明可不是后世,科技與西方差距不大,貿易上更是雙方順差極大,軍事上也不似清末一般,完全仰視對方,而是可以平視甚至俯視對方。
而朱聿鐭要做的也很簡單,那便是抄襲大英帝國成立東印度公司的做法,不,這個時候英吉利應該還在滿世界當海盜呢,還不是后世的大英帝國,這應該是朱聿鐭自己的原創。
至于你說這個時候西班牙已經有了東印度公司,朱聿鐭是絕對不會承認的,畢竟西班牙的東印度公司蠻橫是夠蠻橫,但論起不要臉和手段來,比之大英帝國完全就是巨人與嬰孩之間的差距。
大英帝國的東印度公司,才是朱聿鐭心中最集不要臉與手段靈活,呸,最集紳士風度于一身的真正跨國公司。
朱聿鐭雖然如今還做不到未來大英帝國那般拉風,甚至這個公司跨過黃水海域,估計就得被揍的滿頭包,但在這大明一畝三分田上,能做的卻是極多。
首先可以以朝廷的名義,授意所有貨物需要分類,只有通過分類并且進入未來的大明帝國貿易公司內統一定價,才能對外出售,否則一率按照走私罪論處,一旦被水師稽查到,便即全部沒收貨物,并且追究境內相關人等的罪責。
在將大明內部大大小小的商賈士紳們整合在一起,將各自為政的大明商人出售的貨物全部集中在公司內,統一對外定價,可以將大明內部的內耗降到最低,并且朝廷也可以通過對貨物數量的掌控,得到最準備的稅收數字。
說實話,朱聿鐭對于大明境內的士紳們,掌握著貨物的源頭,卻拿不到定價權,只能拿到海貿利潤最薄弱的一份,外加盤剝國內小手工者心榨取利潤的作派,是深以為恥的。
如今既然輪到他當家,自然是要取得海貿中利益的最大化,起碼不能讓所有好處都被外來人全部得了去!
畢竟只要他能將大部分貨物源頭控制在手,這些歐洲人想要一趟賺的盆滿缽滿,就不得不低頭做小,他就可以合理的利用這一點,用寶鈔建立一套在大明近海之內,行之有效的貨幣體系。
當然他并不是想讓寶鈔,變為后世美元那樣成為全世界的硬通貨,因為這根本就不現實。
他只是打算讓洋鬼子想要買貨物,就必須先用金銀兌換寶鈔,然后用寶鈔購買貨物。
而寶鈔的兌換也是一筆可觀的收入,朱聿鐭并不打算無償為這些人兌換,而且掌握兌換的寶鈔數量,他也可以方便從中抽取稅金,要知道海關關稅,就算在后世也是國家主要財政收入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