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方隱隱的號角聲,一下子便將正在廝殺正酣的明清雙方給驚動了。
極目望去,遠方地平線上奔騰而來一條銀色的細條,不多時便在萬眾矚目之下,快速的變大,然后匯聚成流,鋪天蓋地的席卷而來。
正是滿清方面最后一批出發的兩白旗大軍,正在這個要命的時候,快速增援而來。
兩白旗幾經大戰,尤其是北京撤退一役,損失的更是頗為嚴重,原本鼎盛時期兩萬余騎的規模,如今已經只有一萬出頭。
不過就算只有這一萬騎,對于戰局的威脅也是極大的,若是任由他們沖擊而來,說不定能讓明軍這場圍殲戰最后落的個雞飛蛋打。
在斥候發現清軍援軍到來的那一刻,五千龍騎兵便開始應令集體轉向,匯合李定國親率的三千鐵衛,闖營三千三堵墻騎兵,向著兩白旗迎擊而去。
萬余漢家騎兵,面對著人數更多的兩白旗,卻是絲毫沒有任何畏懼,正面迎擊上來。
五千龍騎兵已經全部收起火銃,整齊的撥出馬刀,他們的騎墻陣,最為適合的便是這種正面硬碰硬的騎戰。
而劉文秀則是率領著李定國的三千鐵衛,與闖營騎兵,則是一左一右稍稍落在側后,他們更擅長這個時代最常規的騎戰,只要滿清敢于不正面迎戰,那六千兩翼騎兵,就會讓他們明白,讓開正面,被人從側面攻擊的痛楚。
這也是李定國認真研究過明軍騎墻陣之后,補充而來的戰術。
望著五千緩緩加速正面而來的龍騎兵,吃過大虧的兩白旗頓時人人倒吸冷氣。
北京郊外那一戰,打掉的不僅僅是正白旗數千騎兵,更是將他們對戰騎墻陣的勇氣,徹底給打廢了。
根本沒有任何猶豫,兩白旗號角聲聲,令旗揮舞中,大軍一分為二,讓開騎墻陣正面,向兩翼擴展開來。
但是讓開正面,也就意味著兩白旗高層已經承認失敗,不敢與明軍正面迎戰,這對兩白旗士氣的打擊可謂巨大。
兩白旗的來援,令被圍的滿漢八旗上下軍心士氣大振,但是很快,這種士兵便即再次消沉了下來。
明軍犀利的攻勢沒有絲毫的停滯,攻擊節奏也沒有因為敵軍援兵到來,而有所提升,依舊是固有節奏,并不顯得有任何的慌亂。
顯而易見,戰局的主動權依舊是在明軍的手中,明軍甚至都沒有因為敵人的援軍而有所變化,顯然有信心壓制住敵人的援軍,令他們難以寸進。
“居然是韃清偽皇親征?!”
兩白旗讓開正面之時,也是讓明軍上下都已經看到,原本被保護在中軍位置中的滿清龍旗。
雖然這旗幟一閃而逝,再次消失在兩白旗的旗幟之下,但是卻是讓所有看到的明軍將領都如同打了雞血,全身血液都開始加速流動起來。
若是能夠陣斬或者說是生擒韃清小皇帝,那未來的富貴自然不用說,更重要的是,哪怕取得這個戰果的是一個小兵,那也必定青史上能夠留名!
轉眼之間,在左右兩翼的闖、西二營騎兵,轟然的開始加速,越過龍騎兵,爆發出一聲聲怒吼聲中,一左一右的爆發而前,生生的將正在向兩翼分流,試圖避開龍騎兵正面沖撞的兩白旗截住,雙方騎兵便即轟然撞在一起。
對于滿清方面來說,不能打通封鎖線,接引滿漢八旗主力逃離包圍圈,滿清的國運自然就徹底終結。
而對于闖、西二營來說,那完全就是仇人相見,分外眼紅!
都不愿意有絲毫退縮的雙方,一旦接觸便是不死不休。
只是一個接觸的時間,雙方前鋒的士兵就幾乎是一掃而空,無論再悍勇的將士,在這種萬人規模的騎戰中,都不可能保證自己不會受傷或戰死。
而西營將士,更是如同瘋子,幾乎刀刀都是奔著同歸于盡而去,不僅不給別人機會,連自己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