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聿鐭接見這些蒙古人時,王得仁也是在場的。
出乎王得仁的預料,這些蒙古人竟然不僅僅是巴林部的,而是來自六七個蒙古部落,而且最令王得仁臉色難看的是,這些家伙們竟然人人都帶著歸附奏章,而他卻是到了現在才知道有這東西的存在。
“恭賀大明大皇帝陛下,擊敗建州叛逆,驅逐了壓迫吾等蒙古部落的建州強盜,讓吾等重新附于大明朝廷的羽翼之下,得保太平安康。恭祝大皇帝陛下福體永康,大明江山綿延無盡!”
一個蒙古使者上前一步祝賀道,這人不僅僅是漢話極其的嫻熟,所說的祝詞顯然也是經過高人指點,別說一般人了,就算是如今朱聿鐭身邊的眾將領,也根本沒有幾個能夠說出這般有水平的彩虹屁。
這種有質量的馬屁,可不是隨時都能聽到的,尤其是朱聿鐭對于文官的成見極深的情況下,一幫子粗鄙武夫更是不可能讓他有這種享受的。
不過朱聿鐭肯定不會被這樣的彩虹屁給吹暈了頭,他清楚的知道,這些蒙古人也只是在給他灌迷魂湯而已。
雖然他們這話中,將他們與滿清勾結的事情,直接一推四五六,好象一切都是滿清逼著他們做的一般,但是事實的情況卻是,每一次滿清入寇,這些蒙古人都是帶路黨與急先鋒,在大明燒殺搶擄之事,可是一點也沒有比滿清少干多少。
不過這些蒙古人與滿清最大的區別在于,蒙古人是已經被大明給耗服氣了,雖然在大明初、中期與大明死磕,但在中后期之時,蒙古人基本上已經絕了入主中原的念想,更加沒有想要絕滅大明文化與種族的想法。
但滿清卻完全不一樣,他們入關之后,從剃發、易服、易俗開始,到接下來的文字獄、編纂四庫全書,他們是有目的,有步驟的一步步將漢民族數千來的文化、民族風俗、認同感。
再用對官僚士紳階級更大的優待和回護,以嚴刑峻法的方式嚴禁民告官的發生,破壞漢民族各階級的團結,再拉攏漢人中那些既得利益者,以愚民和株連有反抗意識的漢人精英,讓漢民族這個國家主體民族一直被蒙蔽并且沉睡著,讓漢民族上下離心離德,不能團結起來反抗滿清的統治。
最后再挑起漢民族與其他少民的爭端,讓漢回,漢蒙,漢苗等各族相互敵視、攻殺,這樣滿清就可以處于超然的地位,在漢族中利益得到保障之下的官僚士紳階級的支持下,以其他矛盾轉移滿漢矛盾,再以漢制其他少民,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朱聿鐭甚至都有種猜想,若是沒有列強將漢人尊嚴徹底踩在腳底下,讓漢人埋藏在骨髓之中的自尊徹底被打醒,滿清甚至可以永遠國將下去。
對于蒙古人,朱聿鐭并沒有太大偏見,這幫貨們就是一般子豺狼強盜而已,趁著大明虛弱之際,他們若是能夠忍住不進來搶擄一番,那就不是蒙古人的作風了。
不過這并不代表朱聿鐭認可或者揭過這事,而是如今世界風云激蕩的情況下,尤其是北部的北極熊的擴張速度已經變得極快之時,在大明親自掂刀子北上,代價太大的情況下,蒙古人這把刀子,他還是十分的需要的。
“巴林諸部迷途知返,朕心甚慰!你們歸附大明之舉,朕知曉了,不日朝廷自當會另有賞賜!”
因此對于蒙古人提出的稱臣的想法,朱聿鐭是想也不想的直接答應了下來,并不打算在這個當口過分的逼迫于他們,畢竟日后要用的到他們的時候,還多的是,眼下也需要給他們一些甜棗嘗嘗,以便未來讓他們充當炮灰,打生打死之時,少一些心理障礙。
這一次倒向大明的蒙古部落,全部都是些漠南蒙古部落,其中大一些部落有巴林、札嚕特、奈曼等部,其他小部落也有七八個之多,不過這些部落的規模,是完全不在朱聿鐭的眼中的。
既然答應了這些蒙古部落的稱臣,朱聿鐭便同時得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