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巴達維亞,西方殖民者已經撤離大半,這座東方最后的堡壘,幾乎已經成了純軍事的堡壘。
西方殖民者都明白,在國內支援遲遲不至之時,明人的攻伐根本無可阻擋。
無論是野戰,還是守御堡壘,西方殖民者都沒有絲毫的信心。
唯一讓他們依舊堅持于此的原因,是因為內心之中極度的不甘心。
畢竟自大航海時代開始,西方人用了一個多世紀,這才從遙遠的西方走到這里,并且站穩腳跟,正準備大展拳腳之時,卻是被明人直接用更加暴力的拳腳相加,只用了一年不到便即將他們幾乎徹底打回原形。
這一年來,也不是沒有西方殖民者向這些明人提出談判,雙方劃定界限和平相處,但是這些使者無一不是一去不復返。
甚至有西方人想要越過這些明軍,直接與對方的大皇帝溝通,以達成和平。
明人的皇帝確實是比較有禮節的紳士,他并沒有對這些使者橫加殺害,但是和平的條件卻是令所有西方人都無法接受。
那位可恥到該下地獄的狗皇帝,所有在東方的西方人均向其交納賦稅的要求倒也罷了,他竟然要求所有西方人聚集的城池,都需要有明人官員擁有治權,并且有權駐扎軍隊以保證明人官員以及僑民的安全,還有更多無理的要求,林林總總共計二十一條之多!
那個狗皇帝最后還能碘著臉表明他是愛好和平的,只要答允了他的這些條件,他就可以慷慨的賜于大家和平。
這樣的和平要來何用?!
他們是來殖民亞洲的,而不是來給這個狗皇帝當順民,并且充當賺錢工具的!
這樣的工具人,這樣的俯視態度,雖然令他們極為憤怒,但卻是也同樣似曾相識,曾幾何時,他們面對著東南亞這些土著猴子之時,不也同樣就是這種態度么?
只不過如今風水輪流轉,這種被俯視的對象換到了自己身上而已。
不甘心一個多世紀的努力就此毀于一旦,因此巴達維亞已經成了所有西方殖民者最后的據點,他們撤離了所有婦孺以及非戰斗人員,只留下了清一色的軍人。
在吸取了馬尼拉的教訓之后,他們將所有土著提前清理一空,將他們之中的青壯提前拉攏入城,告訴他們明人會驅逐百姓附蟻攻城,不想當炮灰的老弱婦孺,更是早早被打發遠離巴達維亞。
如今巴達維亞城中,足有土著青壯數萬,外加西荷兩國軍人六千余,只是堡上面的大小火炮就有三百余門,雖然被打殘的海軍已經大多揚帆遠去,但是岸基炮臺,卻是密密麻麻,整個巴達維亞如今都如同一只刺猬一般!
城內更是堆積著無數的糧食,火藥,炮子,銃子,做好了持久戰的準備。
已經與明人交戰一年有余的西方殖民者,如今大多已經收起了之前高高在上的態度,開始正視起明人這個龐然大物,雖然現在開始了解明人的文化與語言有些晚了,但是文字卻是可以學習的到。
尤其是‘明’‘鄭’‘李’等出現頻率最高的文字,整個西方體系的人,就沒有幾個不認識的,尤其是‘李’字大旗,更是令整個西方都印象深刻。
就是這桿大旗下的那個統帥,如同魔鬼一般,驅逐著無數的猴子,無視他們的慘叫哀嚎,硬是活活用人數直接將堅固的馬尼拉要塞給淹沒,這種如魔鬼一般的屠夫,又怎么會不令人牢記于心?
此時眼見這一面大旗再一次向著巴達維亞靠近,所有人的心情都不由的開始凝重起來,畢竟誰也不愿意面對這種屠夫。
不過此時的西方人,心中并沒有任何的懼意,他們如今有糧有槍有人,哪怕對方再次用之前的那種魔鬼手段,巴達維亞也有穩守此地。
畢竟整個要塞周邊內外,近千門的火炮可不是說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