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格類的指揮下,三千八旗兵向著明軍右翼攻去。
距離一百步時,八旗兵弓箭手紛紛站立,彎弓搭箭仰天拋射,上千支羽箭越過長空,落在東江軍陣列。
“舉盾!”負責指揮右翼的東江軍游擊將軍高元武高聲喊道。隨著他的話,前排的東江軍士兵紛紛舉起了盾牌。
羽箭從天而降,大部分被盾牌遮擋,少部分則落在陣中,足有數十士兵被羽箭射中。有的士兵被射中要害當場斃命,有的因為受傷熬不住痛慘叫了起來。
“擾亂軍心者斬!”高元武厲聲喝道,話音剛落,負責督戰的士兵沖入隊列,鋼刀閃過,慘叫聲戛然而止。
“火銃兵準備!”高元龍再次命令,兩百多火銃兵紛紛吹火折點燃火繩,把火繩夾在火繩夾上。
火繩槍必須用火繩引爆,火繩點燃早了很容易少完,所以都是臨戰時才點燃。培養一個合格的弓箭手需要太長時間,東江軍中基本上沒有什么弓箭手,遠戰兵種只有火銃兵。只不過整個廣鹿島,能用的火銃也就是四五百支,放在右翼的只有兩百多。
“火銃兵聽號令再開火,違令者斬!”高元武再次叫道。
東江軍裝備的多是普通火銃,有效射程只有三十余步,很多時候,明軍士兵因為慌亂在敵人還沒進入射程便胡亂開火,根本發揮不了火銃的威力。高元武本是遼軍軍戶出身,自然明白這種情況,故特意提前告誡。
而有了被督戰隊斬殺的先例,火銃手們也不敢再胡亂開火,都在等著高元武的命令。
一輪輪羽箭從天而降,不時有士兵中箭摔倒,在督戰隊的威懾下,東江士兵們忍受著箭雨,不敢亂動。
這在毛文龍時代是不能想象的,那時的東江軍傷亡稍微一大,便會立刻潰敗。也就是盧象升掌控東江后,把毛文龍的養子養孫們都調走,重新整編了軍隊,提拔任用有能力的軍官,足額發放數月錢糧,才有如此之效果。
在箭雨的掩護下,數百建奴步兵快速向著壕溝跑來。
“發射!”眼見建奴終于沖到了三十步內,高元武沉聲命令道。
“砰砰砰”,火銃聲幾乎響成一片。
二百多火銃幾乎同時開火,彈幕向奔跑的建奴罩去,當即便有二三十個建奴栽倒在地。其他的建奴紛紛把背負的土袋扔進壕溝里,然后快速奔回。
又一批負土的建奴向著壕溝沖來,然而東江軍火銃手卻已經射空了火銃,正在緊張的裝填。火銃手人數實在太少,根本形不成三段式無間斷射擊。
壕溝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被快速填平了一大段,德格類一聲令下,三千八旗兵向著壕溝猛沖過來。八旗兵踏著土袋跳過壕溝,沖進了東江軍陣列,雙方廝殺在一起。
東江軍士兵雖然吃了半個多月飽飯,比往日強悍好多,但和八旗兵比,無論是戰力還是作戰意志,都遠遠不如。更不用說大部分建奴都至少有一件皮甲,而他們卻大部分人只是穿著破舊的軍衣。
只是很多時間,便有過百士兵慘死在建奴刀槍之下,其他士兵頓時畏縮不前,軍陣隱隱有崩潰之勢。
趙元武看的目眥欲裂,顧不得再指揮,提著鐵槍沖了過去。
“兄弟們,大家還想過以前吃不飽穿不暖的日子嗎?大家還想龜縮在海島上茍延殘喘嗎?若是不想,便隨我殺建奴啊!”高元武一邊沖,一邊高聲喊道。
在廣鹿島軍官中,高元武是特殊的存在,他是唯一一個不是毛文龍養子養孫的高級軍官,因為人品好、武藝強,一直受到廣鹿島士兵尊敬,但因為不愿意認毛文龍為養父改姓,又備受排擠。周遇吉整頓廣鹿島,便把他從千戶提拔為游擊將軍,負責指揮一軍。
高元武熟悉戰陣,他清楚若是自己右翼被建奴擊潰,建奴必然趁機攻打中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