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象升自然沒有選擇毛承祿孔有德等人,而是點了被貶為小旗官的劉興祚。
“劉興祚,本經略命你暫代東江總兵,率皮島東江軍一萬五千人,我再給你一營禁衛軍火銃手,你帶軍從海路進攻鎮江堡九連城,然后向定遼右衛(鳳凰城)進軍,一路所遇建奴屯村城堡盡皆攻克,所遇建奴無論軍民老弱婦孺,盡皆斬殺,能造多少聲勢就造多大聲勢,盡可能吸引建奴留守兵力。”盧象升命令道。
“末將遵命!”劉興祚大喜,他萬萬沒有想到,已經被貶為小旗官的他還能得到如此重任。
毛承祿、孔有德等人則有些失望,不過卻都不敢多言。
“毛承祿,你帶著皮島剩下的軍隊,作為輔兵隨本經略一起出征。”
盧象升很快點到了毛承祿的名字,讓他率領孔有德等廣鹿將領,統領五千皮島兵,隨同自己一起出征,這讓本有些失落的毛承祿等人也高興了起來,雖然只是輔兵,但意味著他們在大明軍中還有位置。
劉興祚領兵率先出征,一萬五千人乘坐各式船只向西北行駛。十月份,遠沒到最寒冷季節,海面還沒結冰,劉興祚大軍一路駛入鴨綠江口,逆流而上,在鎮江堡以南三十里上岸。
鎮江堡,位于鴨綠江西岸,和朝鮮國的義州隔了一道鴨綠江,卡在從朝鮮通往遼東的要道上,地理位置十分之重要。當初毛文龍發跡之戰,便是在這里。
按道理說,如此重要的地方,建奴應該派重兵駐守才是。但是,整個鎮江堡,八旗兵總人數也就一千有余,再加上兩千包衣廝卒,兵力不過三千余人。
就這,還是黃臺吉出征攻明害怕皮島的東江軍搗亂,特意調撥了七八百旗丁帶著千余廝卒來此,原先鎮江堡的旗丁也就二三百人。
一是因為黃臺吉看不起東江軍的戰力,若不是劉興祚在東溝殲滅了二百多旗丁,黃臺吉未必會調更多軍隊前來。
再就是建奴旗丁人數實在太少,全部成年旗丁加起來也不足七萬人,即便算上漢八旗蒙八旗,也不到十萬人,當然這不算建奴境內的包衣漢奴,奴隸沒有人權,根本就不在八旗名冊上。
總共不到七萬旗丁,黃臺吉出征攻明帶走了一半多,能在鎮江堡留下一千人,已經夠多的了。
在黃臺吉看來,一千旗丁加上兩千廝卒,便是野戰的話,也足以擊敗沒有毛文龍的東江軍,更何況還有鎮江堡城墻為憑!
鎮江堡中,聽聞東江軍大舉來襲,英俄爾岱微皺眉頭。在另一個時空歷史中,英俄爾岱并未在這里,而是跟隨黃臺吉入侵到了大明境內。
而這個時空,因為劉興祚突然崛起取得東溝大捷,黃臺吉對劉興祚格外重視,命英俄爾岱負責勸降劉興祚。于是英俄爾岱便留在鎮江堡,一是為了對付劉興祚,再就是負責和朝鮮國溝通。劉興祚歸明后,和朝鮮國外交工作便一直由英俄爾岱負責。
上一次,英俄爾岱用反間計,試圖引誘陳繼盛和劉興祚內訌,好從中漁利。結果也如他所愿,皮島發生了內訌,劉興祚殺死陳繼盛占據了皮島。
反間計成功了,卻沒有達到想要的效果,劉興祚不僅沒有重新歸順大金的打算,反而整頓皮島,除掉了英俄爾岱派出的細作,還派船隊巡查皮島朝鮮大明海岸,使得大金細作再也無法接近皮島。以至于盧象升率領龐大船隊到達皮島,英俄爾岱竟然一點也不知道。
這些天來,英俄爾岱一直在想著辦法,好完成黃臺吉交給他的任務,卻始終一籌莫展。
然后便是黃臺吉領大軍繞道蒙古攻明,英俄爾岱便受命鎮守鎮江堡防范劉興祚率東江軍搗亂。沒想到劉興祚這廝真的帶領大軍攻打過來。
“好個劉愛塔,真把自己當做明國的忠臣了嗎?”英俄爾岱冷笑起來。
“參領,咱們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