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出兵,盧象升的目標非常明確,就是趁著建奴后方空虛之際,大肆的進行破壞。
周遇吉、曹文詔、劉興祚三路軍隊,牽扯住了建奴留守軍隊全部的注意力,不管是阿敏還是德格類,都沒有想過還會有第四路明軍出現。
再加上禁衛軍進軍速度迅疾,故得以順利挺進建州,攻下赫圖阿拉,根本就沒有給建奴留守軍隊反應的時間。
然而攻入赫圖阿拉以后,消息再也隱瞞不住,阿敏和德格類必然會知曉。
是守在赫圖阿拉,先掃清建州之地的八旗百姓,還是大軍挺進遼河平原?
盧象升選擇了后者。赫圖阿拉周圍區區七八萬建奴百姓,還滿足不了盧象升的胃口!
從赫圖阿拉進攻遼河平原有兩條路線,一路是向西北到達吉林崖,再經薩爾滸向西過撫順,攻打沈陽;另一路則是從赫圖阿拉向西南到鴉鶻關,從鴉鶻關進攻清河堡,再經過威寧堡向西直抵遼陽城!
這兩條路線,遠近差不多,一路上行經都是山區,相對來說北路還更好走一些,畢竟從薩爾滸以西,從撫順到沈陽,都是河谷平地。
走南路還是走北路,盧象升仔細思考之后,仍然選擇了兵分兩路!
曹變蛟率領兩營六千軍隊向西南經鴉鶻關進攻威寧堡,盧象升自己則率兵向西北,經撫順進攻沈陽!
這樣分兵會不會被建奴各個擊破?
也許會吧。盧象升之所以如此,為的仍然是盡可能的削弱建奴國力!
鎮江堡、寬甸、鳳凰城乃至建州赫圖阿拉等建奴地盤被清掃一空,建奴的人口國力已經十去其三。
從鴉鶻關向西一路有多個城堡幾十屯村,屬于建奴正紅旗的地盤,盧象升自然不會放過。
若是曹變蛟能一路從鴉鶻關經威寧營殺到遼陽城外,盧象升自己再從北路挺進到沈陽城下,那么建奴除了遼沈平原以外的大部分地盤都被清掃掉,十成的實力將去了四成。
至于曹變蛟會不會被建奴圍殲?也許會,但也并不容易。曹變蛟有六千人馬,都是最精銳的禁衛軍將士,建奴要想殲滅這六千人,需要動用多少兵力?又會傷亡多少人?現在的建奴還有能力動員這樣一支軍隊嗎?
只要曹變蛟能掃清建奴鴉鶻關到遼陽之間這兩百里之地,即便被擊敗了又如何?還是那句話,大明損失的起!
于是,打下赫圖阿拉后,大軍一分為三,曹變蛟率六千兵攻向西南,留下三千人襲掠建州,盧象升自己則率領兩萬一千主力,沿著北路展開進攻。
棋子已經布下,現在就看建奴如何反應了。
遼陽城,阿敏是真的震驚萬分,恐懼萬分!
壞消息一個接一個傳來,先是數萬明軍攻下寬甸,沒過兩日,又傳來明軍抵達赫圖阿拉以南山口,接著便是赫圖阿拉被攻下的消息,讓阿敏完全來不及反應。
就在數日前,劉興祚剛虛晃一槍,一路向西來到遼陽城外,和南路明軍會師。阿敏正盤算著如何把南路這兩三萬明軍擊潰。以遼陽城八旗兵的實力,正面交戰擊敗明軍不是沒有可能。八旗滿萬不可敵,現在遼陽城內的旗丁足有兩萬之多!
但問題明軍一連數日,龜縮在鞍山驛大營不動,遼陽城距離鞍山驛六十里,阿敏不想放棄有利的城防主動進攻。
沒想到就在這時,傳來明軍攻下寬甸進軍赫圖阿拉的消息。阿敏震驚之余,卻一時間沒有辦法,從遼陽到建州實在太遠,若是從遼陽調兵,恐怕等援軍到達時,赫圖阿拉早已陷落了!而且鞍山驛有三萬明軍,阿敏也不敢動用太多遼陽城的守軍。
那么只能從沈陽出兵了,讓德格類率軍迅速回援赫圖阿拉。
赫圖阿拉是大金國舊都,是父汗努爾哈赤的埋骨之地,建州之地尚且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