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
自從建奴大軍破邊墻而入,整個朝野便緊張無比,百姓們更是惶恐不安。
幸虧有《皇家百姓報》的存在,才安撫了民間情緒,在錦衣衛的嚴格監控下,北京城才沒有產生騷動。
看起來一片祥和,內地里卻是暗潮洶涌。
發生這么大的事情,建奴竟然攻破了邊墻殺到北京城下,在京畿各州縣肆意屠戮,房山、固安、涿州等州縣被攻破,數十萬百姓被屠殺,十數萬百姓被掠,損失的財富不計其數,京畿、薊北不知道多少年才能恢復。
損失一些錢財人口也就罷了,最重要的是竟然又一次讓韃虜攻到了北京城外,這簡直是奇恥大辱!
如此大的事情,必須要有人負責!
首先,薊州總督劉策肯定是跑不掉,等待他的將是罷官下獄。
然而在很多官員眼中,有人的過錯比劉策更大,那便是遼東總督孫傳庭!
雖然在《皇家百姓報》的宣傳下,百姓們已經不認為是孫傳庭和建奴勾結,故意放建奴入關。但在朝廷一些官員眼中,孫傳庭的過錯小不了。
孫傳庭坐擁大明最精銳的軍隊,每年花掉朝廷四五百萬兩銀子,遼西每年所花軍費甚至超過了國庫收入!
可花費這么大,竟然還讓建奴攻到了北京城下,孫傳庭不負責誰負責?
劉策?劉策每年才領了多少軍費,還沒有孫傳庭所領軍費一成!
如果遼西軍能牽制住建奴,何至于讓建奴攻到北京城外?
更何況自從孫傳庭領兵到達北京城外以后,面對建奴一直避戰,從來不敢主動迎擊。
建奴在薊北肆虐的時候,若是孫傳庭帶兵趕到薊北,說不定便把建奴堵在了薊州,何至于讓建奴兵臨北京城下?
當然,遼西兵和建奴戰力的差距,遼西兵若是兵敗北京城會不會有被攻破的危險,并不在這些官員考慮之中。
他們不過是普通的御史言官,平素里只負責噴人,干嘛要懂軍事?
在建奴去攻打京畿南部州縣時,北京城暫時脫離了危險,很多言官便活躍了起來,紛紛把矛頭對準了孫傳庭,開始進行彈劾,彈劾孫傳庭尸位素餐,彈劾孫傳庭畏敵如虎不敢和建奴作戰,京畿百姓正慘遭建奴屠戮,孫傳庭卻不聞不問,遼西兵數萬連跨過永定河都不敢。
在大明,最不缺乏的就是熱血官員,他們如同后世網絡上的職業噴子一樣,遇到事情便會一擁而上,只是為噴而噴,完全不顧后果,而往往民意就是被這些噴子所帶動,形成了強大的輿論。
在上一世這個時候,時任薊遼總督袁崇煥也遭到孫傳庭同樣的待遇,而當時的崇禎皇帝朱由檢只是一個不到二十歲的少年,熱血沖動,和那些愚昧的百姓一樣容易被煽動。于是建奴剛剛離開北京去京南劫掠,朱由檢便把袁崇煥下獄,使得祖大壽驚懼帶著遼西鐵騎逃回了錦州。大戰之時,把主帥換掉,換上了個莽夫滿桂為主帥,負責指揮各路援軍,結果只能滿桂兵敗身死,京畿之地任由建奴劫掠。
現在的朱由檢不再是上一世那個少年,他已經經歷過了亡國之痛,自然不會受到言官們蠱惑去怪罪孫傳庭,因為他知道這一切和孫傳庭并無關系。
不過也不太好為孫傳庭開脫,比如言官們彈劾孫傳庭居心叵測,把最精銳的騎兵留在關外不帶回來,這點就不好解釋,軍事計劃暫時還不能泄露。
好在沒過多久,捷報從遼東傳來,海防總兵周遇吉出兵遼南,攻占了遼南三州,寧遠總兵曹文詔率騎兵渡過遼河,和周遇吉配合在海州大敗建奴貝勒德格類,先后斬獲建奴首級四千多級!
這個消息立刻轟動了朝堂,斬獲四千建奴首級,收復遼南三州,不,海州之戰后,已經收復了遼南四州了,如此大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