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東門城樓中,南京戶部尚書鄭三俊正躺在簡易床榻上酣然入睡,忽然被家仆叫醒。
“老爺,反賊殺來了!”
“取我劍來!”鄭三俊飛快下床披上外衣,接過寶劍沖出了城樓,趴在城墻上往遠處看去,就見城外遠處出現無數火把,閃爍的火頭就如同天上繁星一般,且正想南京城墻快速逼來。
“擂鼓,叫醒所有守卒子!”鄭三俊厲聲命令道。
“咚咚咚”鼓聲響起,震醒了黎明中南京城。無數守軍從睡夢中驚醒,匆忙跑出營地向著城墻上跑來。
“點起火把!”
“把城墻上火堆點起來,準備熬金汁!”
“守垛口的軍官清點手下士兵民夫,清點守城物質!”
一道道命令從鄭三俊口中發出,整個江東門段城墻上士兵忙碌起來。和其他抱著投降心思的文官勛貴們不同,鄭三俊心還在朱由檢這邊。哪怕他對朱由檢各項舉措非常不滿,但卻不妨礙他對朱由檢盡忠。君便是君,即便有過仍然是君王,身為大明臣子,只能勸君向善,不可能做出忤逆君王乃至投靠反賊之事,這便是鄭三俊的想法。
所以,到了江東門后,鄭三俊一直做著積極守城的準備,利用短短的時間,他重新整編了江東門守軍,并就近抽調了千余民夫,然后安排防務,每一個垛口都具體到每一個守兵。
負責守江東門的除了鄭三俊,便是沂城伯趙之龍,但趙之龍一心想著投降反賊,對守城自然不積極,到達江東門后一直呆在大宅中飲酒作樂。鄭三俊便把守城事宜一肩擔了起來,一切都布置的井井有條。甚至還從江東門內商戶們那里征募了一批錢糧,下發給江東門守兵,以至于很多普通的士兵對鄭三俊感恩戴德,段段時間內竟然收攏了軍心,大部分士兵也樂意聽從鄭三俊調遣。
“沂城伯呢?”布置好城上防守事宜,鄭三俊突然想起同守江東門的趙之龍來,忍不住問道。
“沂城伯一直沒來。”城上軍官報告道。
“真是不像話!”鄭三俊很憤怒。都什么時候了,反賊大軍都要攻城了,沂城伯趙之龍還沒到城門!
“大人,其實沂城伯不來更好?!蹦擒姽偻蝗徽f道。
“這話怎么說的?”鄭三俊皺眉道。趙之龍手下好歹有兩百家丁,戰力遠超普通士兵,真打起來肯定能派上極大用處。
那軍官猶豫了一下:“大人,昨天傍晚您在城中召見商戶們時,沂城伯坐鎮城樓,從城外來了幾個人,說是沂城伯派出的探子,沂城伯便讓人把他們拉上城頭,然后帶到了他居住的宅院?!?
“還有這事?”鄭三俊愣了,趙之龍什么時候往城外派出哨探了,為何自己不知道?
既然探查清楚了敵情,就理應向自己報告,按照大明以文御武傳統,自己才是江東門權限最高者!
難道說?鄭三俊突然想起一個可能,不由得生出一身冷汗。
反賊大軍已經逼近城墻,就在城外一箭之地,無數的火把閃爍,火把下是一張張晦暗難辨的臉。
“準備開炮!”鄭三俊高聲喊道。
江東門城樓上有兩門火炮,都是最普通的老式火炮,炮齡非常久遠,甚至能追溯到洪武年間。這兩門火炮生銹嚴重,還是鄭三俊到了江東門后,命令守軍把這兩門火炮清理了出來,勉強還能使用。
“轟”,“轟”
兩聲炮響,炮彈射入夜空,不知道射到了哪里,就見城外如繁星般的火把陣稍微有些騷動,很快又恢復了正常。
鄭三俊緊張的看著城外的反賊大軍,搞不清楚這些反賊為何不等到天明,非要趁夜來攻,雖然這樣能搞得守軍一個措手不及,但黑夜攻城,反賊們有這樣的組織能力嗎?
“尚書大人,沂城伯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