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凌晨,天色還一片漆黑,曹文詔已經率領所部騎兵出了大營,徑自向東北而去,要繞過沈陽城前往鐵嶺一帶接應陳永福。等到天亮時,盧象升也會率領大軍拔營向南,前往遼陽城。
黃臺吉應該是帶領八旗主力去了遼陽,但卻留下騎兵遮斷了戰場,逼得明軍哨騎無法打探到任何消息,可見其留下的騎兵人數不少。曹文詔之所以天色不明便出發,為的自然是擺脫建奴騎兵的監視,好及時的前去接應陳永福。
近四千騎兵趁夜出發,到天色大亮時已經馳出了三十余里,看看位置,已經繞過了沈陽城。直到現在,也沒有出現建奴騎兵蹤影,讓曹文詔很是滿意,看來是擺脫了建奴騎兵監控。
然而他還是高興地有點早了,大軍又馳騁了數里時,建奴騎兵出現了。一開始是十余騎,遠遠的墜在大軍側后。曹文詔派騎兵去驅趕時,建奴騎兵便退去,等到派出的騎兵回來,建奴騎兵又出現在遠方,如附骨之蛆一樣。
曹文詔沒有時間與建奴哨騎蘑菇,便下令軍隊勻速前進的同時,一邊往前后左右派出數量眾多的哨騎,驅趕建奴騎兵、探查建奴大軍蹤跡。
曹文詔有預感,建奴不會任由自己輕易接應到陳永福。
然而又行走了六七十里,直到天色黃昏,建奴大軍仍然沒有出現,曹文詔明白了過來,這附近應該是沒有大規模的建奴軍隊了,畢竟建奴剩下的旗丁也就那么多,應該抽不出兵力對付自己這幾千騎兵。
當夜在一處廢屯村休息了一夜,為了安全起見,曹文詔還是扎下營地,派出哨兵,在營門前后設下陷阱,防范建奴趁夜來襲。
是夜,果然有建奴來襲,就聽到馬蹄聲滾滾,圍著營地鼓噪不止,不時的有箭矢射入營中。
曹文詔附地側聽,覺察出來襲的騎兵根本沒有多少,斷定建奴只是騷擾而已,遂下令留下一千軍隊守營,其他的徑自去睡,到半夜時再換防。
外面的股噪聲響了半夜,到黎明時才徹底消失。
天色剛亮,大軍便草草吃過干糧啟程,曹文詔有所預料,距離陳永福軍隊應該不遠了。
果然,大軍馳騁了不到四十里,前面隱約傳來喊殺聲,與此同時,一股千余人規模的騎兵向著曹文詔大軍沖了過來。
曹文詔當即下令,兩千輕騎兵組成騎墻,向著對方迅速逼去,與此同時,重騎兵迅速穿戴盔甲。
兩支騎兵相互靠近,在距離還有半里時,就見沖來的建奴騎兵突然如犁鏵犁過的泥土一般向兩側分開,竟然選擇繞開墻騎兵!
嗯?曹文詔見狀微吃一驚,這支建奴騎兵竟然識得墻騎兵的厲害,竟然不肯和墻騎兵硬碰,他娘的,真的狡猾!
不過沒有關系,曹文詔還有后招。
眼看著敵騎一分為二,就要從騎墻兩側繞過時,激昂的鼓聲驟然響起。隨著鼓聲,墻騎兵突然變幻了隊形,兩千騎兵分為兩支,同時向左向右轉動戰馬四十五度,然后向兩側馳出。在馳騁時迅速完成隊列變幻,變成了兩支鋒矢陣,向著建奴騎兵隊列腹部扎了過去。
兩支建奴騎兵剛剛繞過騎墻兩側,這一下等于把柔弱的腹部暴露在明軍騎兵面前,明軍騎兵輕而易舉把建奴騎兵一截兩段。
訓練墻騎兵一年多,曹文詔焉能不考慮敵軍種種情形,早有針對性的練過各種變陣。
明軍騎兵本就比來襲的建奴騎兵多,又是攻其腹部,當下便把建奴騎兵隊列攪了個一團糟。廝殺聲四起,遼東騎兵紛紛舉起三眼火銃,向著近在遲尺的建奴騎兵勾動機擴。一陣陣火銃轟鳴,不時有建奴騎兵翻身落馬。
遠處,看著這種情形,德格類驚的目瞪口呆。
在海州大戰時,德格類便吃過墻騎兵的苦頭,回去后苦心思量,終于找到了墻騎兵的破綻,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