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歲的老人了,還為了國事日夜操勞,實在是有些吃不消。
好在袁可立雖老,卻老而彌堅能力極強,考察宗室士子,從中挑選場長及各級官吏人選,沒挑選出一批官員,然后這些官員便會在一隊禁衛軍保護下奔赴各個鹽場上任。他們要在最短時間內組建鹽場官府組織,打擊豪灶沒收所有生產資料,然后迅速組織生產。
這還不算完,因為這只是生產環節而已。
食鹽生產出來了還要運往各府縣銷售,當然這是鹽商做的事。官府能力再強,也沒法控制食鹽的每個環節。所以還要招募鹽商!
因為抄了二十多個有窩本的大鹽商的家,使得整個揚州城流言四起人心惶惶。以至于很多中小鹽商害怕被抄家都躲了起來。對會不會有人來應募鹽商,袁可立很是有些擔憂。
一是城中商賈人心惶惶,再就是給鹽商留下的利潤實在太薄。看似留出了一倍的利潤,但要是拋除各種成本開銷的話,凈利潤也許只有兩成,相對于食鹽這種暴利生意來說,這點利潤實在可憐。
所以袁可立一邊處理著鹽運司的事務,一邊還關注著是否有人報名應募鹽商。
所以當聽說有人主動報名要當鹽商時,袁可立聽后大喜過望,下令從快辦理。
商人逐利,既然有人肯來,說明這兩成的利潤還是能吸引到人,袁可立的心總算平定了下來。
果然很快便又有人來報名,然后報名的人越來越多。
到了告示貼出的第三日,竟然有數百名商人聚集在鹽運司衙門之外,熙熙攘攘都喊著要報名做鹽商。
兩成的利潤雖然不高,但相對于其他行業來說也絕對不低。最關鍵的是成為鹽商的門檻太低,只需要繳納三十兩的保證金便有賣鹽的資格。門檻低,只要稍微有些實力便能做。專門做鹽商,或是做其他生意的同時販一批鹽壓倉,只要運到目的地,轉手便能賺一筆,銀子賺起來很是輕松,他們又何樂而不為?
接收鹽場的官吏派出了,來衙門報名獲取販鹽資格的人也越來越多,照這樣下去,只需要一個月時間,兩淮鹽法改革便會徹底完成。
ps:今日太累,眼皮都睜不開了,只有這一章了。好在接下來不用去醫院了,更新會穩定下來。還請大家繼續支持。
請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