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百姓從來都是最能忍受苦難的百姓,但凡有一點活路,就沒有人愿意造反。而相對廣大農村地區的佃戶貧民,蘇州城里的百姓日子過得還算不差,最起碼吃飽飯沒有問題。所以讓他們去和跨刀拿槍的錦衣衛爭斗,他們如何愿意?哪怕是士紳家的奴仆也不敢。
張溥之流想煽動百姓攻擊散發報紙的錦衣衛基本上不可能,只能另想其他辦法,故才讓人給陳子龍帶話,請他去城外虎丘辯論。只要能在辯論中贏了陳子龍讓其一敗涂地,自然沒人相信陳子龍。即便辯不過陳子龍,也可以想其他辦法,比如設法讓陳子龍回不了蘇州城......
對張溥等人的打算,陳子龍也心知肚明,不過也并不在意。
報紙的事情已經步入正規,除了抽空撰寫幾篇下一期的文章,其他事不需要陳子龍多過問。為了加快印制速度,陳子龍命人購買了一家印書坊,采用了活字印刷的方法,不需要雕版,出報紙速度很快,每五日出一刊報紙。
現在報紙的事情交給了夏允彝負責,陳子龍把更多心思用來盤算現在的局勢上面。巡撫梅葆華八千大軍被一把火燒掉的消息傳回了蘇州以后,蘇州城內百姓已經有些惶恐。而現在,湖匪攻下了五十里外的吳江縣,更是讓蘇州城內外百姓惶恐不安,生怕那些湖匪殺來蘇州。城外居住的富戶紛紛躲進城中,寄希望于蘇州高大城墻保住自己性命。然而城外的大量的工坊商鋪卻沒法搬進城中,一旦湖匪殺來,這些產業必然保不住。
而蘇州大部分百姓都是普通人,或者靠在工坊做工賺錢養家,或者在店鋪里當伙計。蘇州城外的工坊至少有上千家,一些大的工坊比如織綢作坊,動輒雇傭工人數百上千人。蘇州城內外的工人,數量至少幾十萬。還有那些賣菜賣飯的小商小販,整個蘇州城總人口早已超過了百萬!
這么多百姓,想進城中躲避根本不可能,城中也容納不下那么多。而且對很多工人來說,不做工就沒有收入,便會餓肚子,所以明知道湖匪就在數十里外,雖然心中惶恐無比,卻也不得不去工坊做工。
倒是工坊的主人,那些富商士紳,選擇了逃離城外,或者躲在城中,或者遠遠的逃了出去。因為誰都知道,蘇州的軍隊已經被打光,現在整個蘇州城除了府衙縣衙的差役,就再也沒有其他武力!
要想救蘇州城,除非向鎮江府的皇帝求援。然而士紳富商們對皇帝的害怕不亞于湖匪,擔心皇帝一旦來了,會順勢進行均田釋奴之事,說不定還會對富商士紳進行抄家,那樣還不如讓湖匪來搶......
真正知道湖匪底細的士紳很少,只有沈家主、張溥等少數人,普通士紳是不清楚湖匪輕易不會來蘇州的。總而言之,上到普通士紳,下到工人伙計,絕大部分蘇州百姓皆處在惶恐之中。
而這種緊張恐慌的氣氛,陳子龍自然能夠感覺的出來。仔細想過以后,陳子龍發現這是一個極好的機會,一個掌控蘇州民心的極好機會!
“彝仲兄你在這里看著點,我去趟府衙。”陳子龍道。
“多帶些人去,小心張天如那些人亂來。”夏允彝囑咐道。對好友的想法,夏允彝自然清楚。
“沒事的,在虎丘辯論之前,張天如不會對我動手。”陳子龍不在意道。
話雖如此,陳子龍還是在衣服下穿了軟甲,在腰間掛了一柄寶劍,懷里還揣著一柄匕首,然后喊來兩個禁衛士兵充當護衛,這才安步當車向宅外而去。
“人中兄要出門?”黃宗羲和顧炎武正在院子里下棋,驚訝的問道。
“在屋里呆的久了,出去透透氣。”陳子龍笑道。
黃宗羲張了張嘴,想告訴陳子龍小心些,又閉上了嘴巴,因為那不是明說張溥會派人對陳子龍不理嗎,雖然對張溥最近的行為有些不滿,黃宗羲卻也不想在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