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派往常州、松江,在整個江東四府徹底進行改革。
鎮江、常州、蘇州、松江,是為江東四府,是整個江南最膏肥繁華的地方,也是整個大明最富裕的地區。完全掌控了江東,以后將會有源源不斷的財源。
均田、釋奴,取消士紳特權,士紳們可以保留自家生意、但必須分家,在各府組建稅務分司,所有商業都必須繳納商稅。只要能在江東完成改革,從此以后,江東將會成為最大的財源之地,源源不斷的稅收會使國庫無比的充盈。
于此同時,朱由檢下旨,派錦衣衛指揮同知劉文炳前往蘇州,清查蘇州士紳和白蓮教勾結之事。對吳中士紳和白蓮教匪徒勾結之事,朱由檢非常的憤怒,決心趁機把涉事士紳連根拔起。江東士紳勢力太大,絕大部分田地都被兼并,大部分百姓或是其家奴,或是其雇農、雇工,必須徹底壓制住士紳勢力,變革才能完成。
“江東商業發達,各種工坊不計其數,假以時日必然是大明財富中心。可是絕大部分商業、絕大部分生意都是士紳所有,若是嚴厲打擊士紳、牽連太廣的話,恐怕這些商業也會受到影響,會影響朝廷的賦稅收入。”洪承疇有些擔心的道。
朱由檢認為洪承疇說的有道理,可是讓他就此放過那些士紳卻做不到。這些士紳及其家族重視教育,各家皆人才輩出,若是現在不嚴加壓制的話,恐怕有朝一日,這江東還是他們的天下。人人平等,自然無法排除士紳子弟進入官府,若是士紳子弟肯放下身段參加吏考的話,用不了多少時間,恐怕把持地方的還是這些士紳子弟。
所以必須給普通百姓,給那些普通讀書人成長的時間。必須現在就得對士紳嚴厲壓制。
但是洪承疇說的又有道理,不能因為壓制士紳使得朝廷稅賦減少。
朱由檢沉思著,考慮著解決的辦法。
“陛下,洪閣老,那些士紳也大都不直接參與生意經營。”李彥直突然說道。
“江南大部分生意都是士紳把持,福建情形也差不多。臣在福建多年,沒少和士紳們打交道。其實士紳們更多的精力放在官場上,很少參與具體商業運營,而其家族的生意多是交于家族子弟、甚至是家奴打理。”
“你的意思是?”朱由檢問道。
“動士紳,可以把生意收歸朝廷所有,但不動那些掌柜管事,仍然讓他們管理生意,可以給與一定股份激勵,朝廷定期派人核查便是,如此生意便不會受到任何影響。”李彥直建議道。
“好辦法!”朱由檢一拍大腿,贊道,“不錯不錯,朕把你派到福建看來是派對了。”
按照李彥直的建議,等于是把犯罪士紳的生意收歸了國有,生意的利潤自然也歸朝廷,收入將不止商稅,還有生意本身賺的龐大利潤!
朱由檢越想越覺得是好辦法,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洪承疇心中嘆口氣,他知道朱由檢已經拿定了主意,沒辦法再勸說了。
可是這樣一來,無疑會給接下來要做的事情極大的增加難度。原本士紳們失去田地的同時,卻還能保留自家的生意,靠著經商能賺取比種地多得多的錢財,這讓他們反抗皇帝的意志不那么強烈。可若是再對他們生意動手,無疑是把他們徹底打落塵埃。不能經商,失去了田地,也沒法使用身上的功名當官,那他們和普通百姓還有什么區別?這讓是什么如何能夠忍受?
不能忍受,自然會拼命反抗。那么接下來皇帝這一方遇到的阻力會有多么大可想而知。
天下士紳都反對皇帝,以他們掌控的實力,這天下誰屬還真說不定。
“愛卿不用擔心,朕也只對那些和白蓮教勾結犯下大罪的士紳動手,沒收他們的生意產業。其他士紳,還是會保留他們的生意。”對洪承疇的擔心,朱由檢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