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沐紅玉不僅覺得鄭縣長效率不如帆江廠,就是排面也沒帆江廠這么會擺。縣委的人影都沒看到,主管西南三線的指揮部便派了兩位領導下來,而且還有兩個頂著肩章的綠軍裝隨行。
這個年代,綠軍裝就是通行證,就是全民焦點,羨慕和崇拜的對象。不過,沐紅玉倒還好,并不是這個時代的土著,所以見到軍官后也是面不改色“你們是來接我回帆江廠的,那肯定知道我是絕不會一個人走的,要走就要帶著我丈夫段崇文。”
金昊和段崇文交換了個眼神,終于知道為什么楊崢那蠢貨要再三告訴他決不能暴露和段哥的關系,原來是想試試嫂子對段哥是不是真心。這么看來,倒還不錯,至少嫂子這種夫妻患難與共的態度就讓金昊頗為佩服,也難怪大家印象中最不可能結婚的段哥會那么早結婚,還有了三個孩子。
不得不說,這還是一個美好的誤會!有金昊和省三線辦的一個主任在,礦上縱然是千般不舍,也只得聽令行事,通知了派出所的同志來辦理了交接手續,從現在開始,段崇文和沐紅玉就都是絕對的自由人了。段崇文的檔案會重新做一份給帆江廠,只到恢復自由身為止。而接下來他的檔案會列為最高機密轉給軍方保管,絕對不會出現再被無關人員拿出來做什么文章。
為了段崇文這樣的人才安全起見,金昊在楊崢昨晚上找他說段崇文不想人知道他是為什么能回廠的時候就斷然決定按照段崇文的想法來,只當段崇文是沐紅玉的附庸,回到廠里后再想個什么法子讓他在研究所掛職就是,這個簡單的很。
潘小高這個級別都沒辦法觸及金昊負責的部分,所以只知道段崇文和沐紅玉終于可以不再勞動改造,能夠回到廠里去上班了。他也為沐紅玉高興,雖說以后找人可能遠了點,但他買了自行車,去一趟帆江廠也不算遠。反正潘小高認準了沐紅玉,以后親戚朋友看病都優先推薦。
于是,結束了煤礦近半個月的勞動改造后,沐紅玉和段崇文坐上了嶄新的軍用吉普車風光回了帆江廠。
帆江廠內四處可見火紅的標語,最多的是領導語錄,余下的是鼓勵生產,等到了二廠區就能看到迎接“沐醫生”回廠的橫幅,二醫院門口還有小學生站成一排手拿鮮花,見到沐紅玉下車后就在王梅護士長的指揮下不斷揮動“歡迎、歡迎,熱烈歡迎!”
這么獨特又質樸的歡迎方式讓沐紅玉難得地紅了臉,“不用這樣,我只是做了該做的。”
“不,你不知道!”二廠長和董院長兩人尤其激動,畢竟沐紅玉是他們兩人做主留在帆江廠的。
這一次倒春寒在西南影響頗大,別的兄弟企業因為沒有沐紅玉這樣迅速反應過來的醫生,一個感冒都死了不少人,企業更是因此停產,好多到現在都還沒緩過勁來。全面大生產時代,哪個企業不是加班加點搞生產,希望當初發話要全面建設三線的大領導能夠睡個好覺!
現在不僅是睡不好覺,還因為這場倒春寒,愁得都大病了一場,讓這些企業上上下下的干部和工人如何不內疚得恨不得以身替之。這么一比較,帆江廠一直沒斷了生產就顯得多么難能可貴了,這次從指揮部下來的是一位處長打頭,另外幾位都是辦公室主任,全都是來學習帆江廠這次處置危機的經驗辦法,還要從帆江廠選人到各個兄弟企業做演講。
帆江廠會在今年的評比中加分,選出來的也會被評為先進。這先進可不僅僅是在帆江廠,而是整個大三線,幸運的話還能角逐全國勞模。沐紅玉沒回來之前,帆江廠的先進已經定了下來十位。其中就有二廠長、董院長和沐紅玉,沐紅玉是理所當然,二廠長和董院長就有點捎帶上的意思了,也難怪兩人對沐紅玉隱隱有著感激。
沐紅玉知道其中關竅后其實是不太想接受的,還是回了家后段崇文勸她一定要去。做報告什么的可以以學歷不夠推辭,但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