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蜀山。劍丘。
五歲的凌如月已然是個人見人愛的美人坯子了,比起十年后,她現(xiàn)在的樣子顯得更討人喜歡一點,完完全全把“萌”這個字詮釋到了極致。簡單來說,她就是那種萬圣節(jié)不打扮都敢上陌生人家要糖的小女孩,挨家挨戶轉(zhuǎn)一圈,收到的零食估計兩只手都捧不下。
可惜蜀山里的人都不過萬圣節(jié),小小的凌如月到五歲才從父親那里收到第一份禮物。
嚴(yán)格來說,也不算禮物,每個到了五歲的蜀山孩子都會有的。
那就是屬于自己的一把劍。
考慮到這是一幫劍修,挑劍這種事可以說很嚴(yán)肅了,因為你的劍不出意外是要跟這也你一輩子的,其意義甚至要大于成婚。可以這么說,蜀山人在挑劍上面花的心思要大于挑選配偶。
然而五歲的凌如月卻不怎么高興,因為她不喜歡自己從劍丘里得到的劍——雖然大長老、二長老,以及自己的父親都口口聲聲說這劍好這劍妙這劍大有來頭,但她不信。別人的劍都有棱有角的,從劍鋒到劍身到劍柄五一不缺,唯獨自己這……就是個劍柄,你看不到劍身,因為它被一層奇異的月光籠罩住了,跟打了馬賽克似的。據(jù)說這是大長老的手筆,理由則是“這把劍的真名實在過于駭人,一旦現(xiàn)世,可能會吸引很多人的注意,我們不希望你過早暴露在他們眼中”。
這是原話,怎么聽怎么像敷衍。
她可是知道的,就連大長老用的劍都只是“承影劍”,蜀山劍修素以劍為名,縱然如此,全派上下最好的劍也就這把了。連承影都不見你們這么大費周折,難道這把劍還能好過承影?如果真是這樣,你們干嘛自己不用給我用?
順帶一提,承影……乃是太古年間的十大名劍之一,排號第十,前面九把分別是軒轅、湛瀘、赤霄、泰阿、龍淵、干將、莫邪、純均、魚腸,皆是下落不明。
父親告訴她,這把劍薄如蟬、輕如翼,可以斬開世界上的大多數(shù)東西。但世事無絕對,縱使是神力也有窮盡之時,而宇宙卻是無窮無盡的。假如在某個地方,存在什么人能把白矮星打造成盾牌,那個密度的材料這把劍估計就沒轍了……年幼的如月不明白什么是白矮星,她只是覺得父親為了安慰自己編了一個很高大上的名詞出來,用以說明這把劍真的很厲害。
行,那就用吧。
盡管一開始很嫌棄,但用著用著,她還是忍不住說了句“真香”……因為這把劍確實很厲害,別人的劍氣都只有碗口粗細(xì),但她卻能從中直接發(fā)射出一道道光炮,從輸出上就跟其他人拉開天塹了。父親說的也沒錯,從拿到寶劍開始算直到今天,真的沒有碰到她斬不斷的東西,這把蒙著月光的劍放佛就是為了“一刀兩斷”這個詞而生的。
直到……今天。
————
“這面盾牌難不成真是用白矮星造的?!”
“……”林一奇沒有回答這個問題,因為他只是個小兵,小兵和敵人交手是沒有太多話的。要么就是像傻子一樣發(fā)出“哦哦哦哦!”之類意義不明的熱血吼叫,要么就是以“……”為代表的長段沉默,林一奇無疑屬于后者。
比起那種一邊打一邊解說的人,他的打法更加穩(wěn)健。
習(xí)慣了凌如月的出劍模式之后,林一奇開始有條不紊地后撤,拉開距離,同時左右舉盾,將閃爍著光影的劍招盡數(shù)格擋下來。一時間金屬碰撞聲四起,神劍與圓盾相互碰撞,光痕之中迸濺出一串串奇異的火花。凌如月的劍法變得越來越疾、越來越快,仿佛在同一秒內(nèi)刺出數(shù)十道半棱形的光柱,每一招都被完美地防守下來,堪稱是固若金湯、滴水不漏。
圓盾,固然只有一面。
但林一奇的動態(tài)視力卻十分驚人……愣是把這面不算大的盾牌揮舞得井井有條,再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