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在光明元年二月十八,在楊守禮與黎暀建立的光明會瀹州堂所管轄的瀹都郡與瀹東郡,開始面臨著鈞天南道道尹王武志組織的炎宋國朝廷大軍地圍攻。并且,王道尹還大肆地在光明會瀹州堂控制區內組織所有仇恨光明會的勢力,意圖里應外合,將光明會瀹州堂徹底扼殺在搖籃里。然而,王道尹卻大錯特錯,雖然光明會瀹州堂建立時間過于短暫,但是光明會總堂已經派了眾多精干的人才到達了此時的瀹州。
與此同時,瀹州西南大興郡、德義郡、寧德郡三郡之地,也同樣爆發了起義,并且起義軍相繼占領了三郡的九座縣城。起義軍領袖名叫柏懋德,他是光明會信徒,出身貧苦,在這次起義中,他組織了一批骨干力量,發動了起義。并且,迅速地在三郡交接之地建立了光明會控制區。不過,其所建立的控制區很快就面臨著近五十萬的炎宋國朝廷大軍地大舉圍攻。
柏懋德立刻率領著倉促組建的大軍,與炎宋國朝廷大軍展開對抗。對于柏懋德來說,雖然他麾下的敵軍武器簡陋,幾乎沒有甲胄,但是上下一心,而且每個人都堅信必定能夠擊敗敵人。更加令柏懋德感到高興的是,他與瀹州堂取得了聯系,并且還得到了光明會總堂派遣過來的精英人才,雖然只有區區的不到十三人,但是在他們地指揮下,柏懋德麾下的軍隊,開始不斷地打勝仗。
為了打破炎宋國朝廷大軍地圍剿,柏懋德不斷地帶領著自己麾下八萬的兵馬,在運動中殲滅敵軍。
由于本來炎宋國朝廷大軍士氣不振,而且他們的糧餉還不斷的被克扣,所以他們作戰并不積極。正因如此,柏懋德才能夠指揮大軍,一點一點地吃掉敵人。
如今,柏懋德的指揮部所在地則在一座名叫七里莊的小村莊內,整座村莊只有寥寥三百戶人家。如若不是柏懋德所率領的光明軍地到來,這里的百姓早就逃走了。當地的一戶惡霸地主名叫王軒,他是個無惡不作之徒,由于他的哥哥在大興郡當官,所以他也是狗仗人勢,欺負窮人。不過,王軒這個惡徒已經被處決了,其所強占的土地,也都分給了當地的窮苦人家,自然讓七里莊的百姓們十分擁護光明會與光明軍。
這些天內,隨著與朝廷派來的圍剿大軍地作戰,柏懋德麾下的軍隊已經擁有了豐富的作戰經驗。
柏懋德是一位長相魁梧、身高八尺的大漢,若是從他的外表上看他,恐怕都會以為他僅僅只是一位莽夫。然而,跟隨著他的兄弟們,卻都知道,他們的這位領導者是一位重情重義、文武全才之人,他飽讀兵法謀略,作戰經驗豐富。所以,他才能夠領導麾下軍隊百戰百勝。
此時,他看向了自己身旁的這位名叫徐惟正的監軍,他是山左道長樂府人,是由光明會總堂派來地援助柏懋德之人。徐惟正也同樣是一位德才兼備之人,不過身為監軍,他的主要職責是隊伍中的思想教育以及甄別隊伍中混入的奸細分子、敵對分子。
而徐惟正則說道:“柏舵主,這是一份需要立刻處決的人員名單,請你仔細查閱之后簽字。”
柏懋德接過徐惟正手中的名單,他仔細地閱讀著,看著名單中諸多熟悉的名字,他皺了皺眉頭,只見他開口問道:“徐監軍,這些人真的是隱藏在我們內部的敵人么?你沒有搞錯吧!”
“柏舵主,這份名單是剛剛從大興郡、德義郡、寧德郡三郡之地隱藏于地下的光明會那里傳來的情報,而且都得到了證實,所以你不必擔心他們是冤枉的。”徐惟正淡淡地說道。坐在柏懋德身旁的副舵主肖如璋,他看了看柏懋德。他雖然一直是跟隨著柏舵主一起領導起義的兄弟,但是他卻直接聽命于光明會總堂。不過,如今他的任務已經改變。
在柏懋德慎重思索了一番之后,他對著徐惟正說道:“徐監軍,我還是想親自去審問一番,不知可以么?”
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