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吧!全錯?
趙東來不禁苦笑一下,估計前五題自己做的話也只能對兩題吧……
說著趙東來又朝著古詩文鑒賞的第二問看去,他想看看林菱是怎么回答這個煉字題的,趙東來不會寫詩,這種煉字題問什么藝術效果他怎么知道嘛!
林菱先是簡單的描繪出了那兩句詩的情景,接著便開始煉字,只不過當趙東來看到林菱的答案后,頓時有些無語了。
“穿”字傳達了詩人的孤獨、徘徊的情緒;“數”字描繪了詩人苦悶無聊的心境……
這不扯淡嘛!
不過趙東來細細想去,好像還真有那么一點意思,兩句話確實表達了詩人有些無聊苦悶、孤獨的心境,若不是孤獨苦悶也不至于做出數螢火蟲這種事情來。
此時的薛蓮已經將趙東來的現代文閱讀批改完畢,總分十五分的現代文趙東來只拿了六分。這還是趙東來的字實在是寫得好,沒得挑剔,加上答案確確實實撞上了得分點,薛蓮才給了趙東來六分。若是趙東來的字潦草點,難看點,即便碰上了得分點,估計薛蓮最多也就給他四分左右。
薛蓮不禁在心中冷笑一聲,看來趙東來并不是很會現代文閱讀嘛,十五分的題目居然扣了九分!按照這個架勢,趙東來想要拿到六十六分似乎也不是那么容易,因為后面還有一篇現代文雖然只有兩個選項,但是分數可不少,足足八分!
薛蓮朝著趙東來的第二篇現代文閱讀看去,果然,趙東來又是全錯,再次丟失八分!加上之前的詩歌鑒賞以及上一篇現代文趙東來已經丟失了足足二十一分!滿分九十分要拿到六十六分,那么最多的也就只能丟二十四分!趙東來現在最多只有三分可以扣除,而整個試卷是后面還有三個大題,每題七分,薛蓮可不相信趙東來能在這二十一分里面只扣三分。因為……
在這三個大題里面一個是類似說文解字的考題,一個是講解中國古代思想的考題,不過這個古代思想多半是儒釋道三家思想,其中道家的最難講清楚,也是最容易丟分的地方。按照以往傳統教育,學生對道家思想的認識只是停留在清靜無為這一層,再往深了,書上基本上沒有涉及。
至于最后一題,則是用來壓軸的古文壓縮題,這一題無疑是三大題當中最難的一題了,古代文言文尤其是在造紙術還沒改良的那個時代,人們大多數是用竹簡書寫,所以語言極為簡練,若是不知道這些詞的常見用法根本無從下手。
薛蓮冷哼一聲,朝著趙東來最后三個大題看去,第一題說文解字,沒什么難度,只要對這個字稍微理解一下就會知道什么意思,再寫一段四五十字的話,基本上就可以拿個六分以上了。薛蓮朝著趙東來的答案看去,還行,全都踩到得分點了,而且似乎比標準答案見解要更好一些,給個滿分也沒什么。
薛蓮本身就對這題沒報什么希望,畢竟是送分題,自己若是太過于執著那就是沒事找事兒了。
第一題只用了幾十秒的時間,薛蓮便朝著第二題看去,這個題目是自己出的,當時有意選了一篇道家的文獻,用來考察班上這些學生對道家思想的理解,哪怕這個題目高考幾乎不會考,但是薛蓮還是出了這個題目。
沒什么其他的目的,薛蓮只是希望自己的學生不是刷分機器而是能真正了解中國古代文化以及古代先賢思想。
這道題是薛蓮選自《南華經大宗師》中最經典的一句,“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這句話在現在常常被人誤用在男女之間的愛情上,至于那些年輕男女怎么理解薛蓮懶得去想,薛蓮只是想看看班上的學生對這句話的本意是怎么理解的。
同在困難的處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幫助;有時不妨放棄執著以全新的自我迎接世界。
這句話的本意可以說得上是很貼近道家“道法自然”的思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