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來臨,百花盛開。
云臺山腳下秀水村,三面環山,山上野花盛開,春意盎然,村前一條秀水河,河中鴨兒成群。
秀水村是連海市秀山縣的一個小山村,離縣城20多公里。
村里戶籍在冊的有50多戶,200多人。
因為村里沒有學校,為了方便孩子上學,大部分村民都住進秀水縣城內,剩下的青壯年也多外出打工,村中留下的20多人都是中老年和還未到上學年齡的小孩兒。
秀水村東頭住著王建國王大爺一家。
王大爺和王奶奶都六十多歲,有兩個兒子,都成了家,大兒子一家住在秀山縣城內,小兒子和小兒媳婦在市區打工,留下一個兩歲多的小孫子王多多。
王大爺老兩口帶著小孫子留在家里,順便照看著幾畝農田。
秀水村的村民們均以務農為主,農田里種植著煙葉、水稻以及錐粟,王大爺家的農田里種滿水稻。
田里不忙的時候,王大爺會去山上打野物、挖野菜。
春天,正是各式野菜生長的季節,王大爺一大早背著竹簍拿著鋤頭上山挖竹筍。
秀水村為丘陵地貌,村后綿延群山是云臺山脈的一部分,山上靠近村子的竹林內竹筍經常被村民們挖,數量變少,王大爺決定去深山竹林。
竹林深處,王大爺挖了滿滿一背簍竹筍,抬頭望天,太陽高照,已經接近中午,王大爺背著竹簍沿著山路匆匆往回走。
走到半路,突然停住腳。
林子里有嗡嗡聲,寂靜深山里,突然出現這種聲音,很嚇人。
抬頭望向聲音來處,一個巨大野生蜂巢掛在樹上。
蜂巢橢圓形,比家里的臉盆還大,周圍有蜜蜂飛舞圍繞。
王大爺背著竹簍小心靠近樹下,仰望巨大蜂巢,心中歡喜,“這么大的野生蜂巢,里面一定有很多蜂蜜,我得想個辦法把它弄下來。”
在周圍找了一圈,沒有找到合適的工具,王大爺決定回家拿工具。
匆匆趕回家,放下一竹簍竹筍,拿著一件厚衣服、一盒火柴、一捆干草,又匆匆返回樹林。
在野外摘蜂巢有危險,但王大爺有經驗,先點燃干草,用煙熏蜂群,待蜂群逃散,剩下的蜜蜂也飛不動了,再上樹摘下蜂巢。
忙活了一個多小時,臉盆大的野生蜂巢被摘下,用尼龍袋簡單包裹一番后背回家。
秀水村王大爺的家,野生蜂巢被放在院子大桌上。
切開蜂巢,深黃色濃稠的蜂蜜流淌出來。
王大爺用手指沾了一點,嘗了嘗,“很甜!”
王大爺喜出望外,對這次的勞動成果很滿意,“不錯,看這蜂蜜的顏色,這野生蜂巢有年月,最起碼兩年以上。”
王奶奶抱著小孫子在一旁看王大爺切蜂巢,也附和說,“這個比幾年前你弄回來的那個蜂巢大多了,蜂蜜顏色也深。”
“時間越久,營養越多,這些蜜剛好給咱小孫子補身體。”
王大爺伸出手指往蜂巢切口一蘸,深黃色的蜜汁沾滿手指,放在小孫子多多嘴邊。
“爺爺喂多多吃蜂蜜,來,張嘴。”王大爺笑嘻嘻地逗弄小孫子。
小孫子伸出舌頭舔了一口。
“多多,蜂蜜是甜的,好吃吧?”
兩歲多的小孫子,話還說不全,搖著腦袋吐出一個字,“苦!”
“蜂蜜這么甜,怎么會苦呢?”
王大爺不信,又嘗了一遍手指上的蜜,強烈的甜味過后,好像有一絲苦味兒。
王奶奶也嘗了一口,“好像是有點苦,難怪多多不喜歡吃。”
“可能是因為蜂巢太老的緣故。”王大爺試著分析原因,“不過,蜂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