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雅南讓龐科長將縣醫院住院的李家村村民的病歷檔案發到電子郵箱,她仔細看著每個病人的癥狀。
其中一個村民的癥狀引起谷雅南的注意。
患者男,李家村村民,48歲,5天前明無明顯誘因出現腹部疼痛,以上腹部為主,持續性鈍痛,惡心,無嘔吐,右頸部局部腫大,咳痰,痰成黃色,粘稠,不易咳出,無咳血。
發熱高達39攝氏度,有寒戰,有胸悶氣喘,全身虛汗癥狀,近兩天出現雙腿酸痛,行走困難。
在縣醫院就診,胸部t顯示雙肺多發炎癥,雙側腋窩多發淋巴結影,右側胸腔少量積液,腹部t顯示肝硬化,脾大,門脈高壓伴腹腔靜脈曲張的可能。
肝功能異常。
谷雅南看了一遍病歷,目光最后落在淋巴結上。
淋巴結腫大是恙蟲病一個非常典型的癥狀。
再查看其他住院村民的檔案,其中都有淋巴結腫大這一項。
基層醫生一般都以病人皮膚有焦痂作為恙蟲病的診斷標準之一,如果病人表面沒有明顯的焦痂,一般會第一時間排除恙蟲病的可能,而且恙蟲病多散發,像這種集體發病的情況非常罕見。
如果如推測的這樣,很可能漏診。
傍晚的時候,縣疾控的人送來住院村民的標本。
標本送進實驗室,谷雅南跟疾控實驗室的李科長打招呼,“李科長,這批標本先做一下恙蟲病東方體的核酸檢測。”
李科長疑問,“不是食物中毒事件嗎?怎么要做恙蟲病的檢測?”
“我看過病人的病歷檔案,感覺更像是恙蟲病。”
“行,聽我們應急辦主任的,如果恙蟲病東方體核酸檢測陰性,再查其他食物中毒病因。”
已經過了晚上下班時間,谷雅南還在應急辦公室內等待實驗室的加班檢測結果。
兩個小時后,實驗室李科長給谷雅南打來電話,“谷主任,你真是神了,病人標本果然是恙蟲病東方體核酸陽性,這不是集體食物中毒事件,是恙蟲病集體爆發,非常罕見,看來你們應急小組又有的忙了。”
聽到實驗結果跟自己推測的一樣,谷雅南眉頭皺了皺,恙蟲病能集體爆發,說明當地野生動物體內恙蟲病東方體的攜帶率非常高,這可不是好事,需要進行人為干預,否則現在是收稻子的季節,會有更多的人被感染。
谷雅南立刻給青城縣疾控的龐科長發消息,說第2天要去青城山腳下李家村附近進行抓野鼠活動,當地縣疾控要輔助他們對村民進行宣傳教育和滅鼠行動。
兩個人又商量了第2天要準備的東西,滅鼠藥、捕鼠籠、粘鼠板……
清點這些物資的儲備,數量不足的及時調撥。
跟縣疾控商量好之后,谷雅南又在應急小組qq群里發了消息,“明天應急小組集體出發去青城山下李家村附近進行滅鼠行動,早晨7:30在中心大院集體出發,統一穿戴野外防護裝備。”
現在已經過了下班時間,晚上8點多,應急小組群里立刻炸開了鍋。
王笑笑:“哇哦,恙蟲病是確診了吧,又要去抓老鼠啦。”
陸離:“這個季節去野外抓老鼠還算不錯,總比大冬天頂著西北風去山上強多了,現在山上有果子,風景也好,就當是出去郊游了,這個行動,我喜歡。”
高飛:“我們這也算是追過野豬,抓過老鼠了。”
周老:“豈止是追過野豬,抓過老鼠,我們還上天抓過鳥,下地挖過土,進山打過獵,下河抓過魚,鉆過溶洞,下過海底,打過群架,當過臥底……沒點本事,還真干不了這一行。”
小楚:“我剛進入這一行,很多沒經歷過,疾控工作真有你們說的這么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