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專業性上來講。
祭祀坑所需的考古發掘艙,屬于現今考古行業當中最頂尖的科技。
現如今,在國內的考古發掘過程中,他們還沒掌握這種級別的器材,但此刻王沖竟然聽到張藝說,他能夠做出考古發掘艙。
雖然他不至于嘲諷對方年紀小,胡說八道。
但這未免也太神奇了?
說起來,不論是國內外對于文物的保護都有很重視的理念。
畢竟一個文明的傳承,除了擁有未來之外,還應該擁有過去。
只有腳踩過去,把握現在,才能追求未來。
放到考古學上來說。
三星堆的遺址發掘,上頭特別重視,所以花了大價錢在這里建了好幾個永久性的大棚。
這東西特別燒錢。
而且是一次性的。
用了之后的回收率很低,但上級部門已經越來越重視考古發掘了。
再加上國家不斷發展,這點錢還是出得起的。
但像這種國際頂尖的考古科技,考古發掘倉,雖然他們一再爭取。
但還是沒有投入應用。
“可以吧楊總?我馬上去搞設計圖。”張藝回身看了一眼楊金龍。
“行倒是行。不過,像這種精密器械的設計和建筑設計差距好像有些大了,你這邊,應該沒什么問題吧?”
要知道機械設計與制造和建筑設計那是兩個概念。
前者做的是精密元件設計,做出來的是機器。
后者做的是建筑。
雖然從難度系數上來說,造一個大樓和做一個器械,其實沒太大差別。
但這算是跨行業了吧?
“沒問題。”
張藝點頭,“師傅,那我先去搞設計圖了,你帶幾個師弟先在這里參觀著。至于黃金面具的修復,你先看,等我把設計圖搞定我就過去。”
“臭小子,去吧!”蔣道金就知道這小子是個嘴硬的主。
雖然嘴上說不愿意來。
但自從來了之后。
家傳的那些手藝不就都用上了?
張藝走了。
剩余的修復小隊,則在這里開始不斷打量著這些精美的金器,青銅器。
直到最后。
他們終于看到了被保護的嚴嚴實實的黃金面具殘片。
這是他們此次修復的大頭。
當然這里除了有黃金面具殘片之外,還有巨青銅面具和青銅神樹。
王胖子和老胡盯著青銅神樹,忽然覺得有些串場。
這里不應該有什么龍骨天書之類的寶貝嗎?
“呦,老金啊,沒想到上面居然把你這個老小子給請過來了!不過我琢磨也是,就國內現如今能修復黃金面具的,估計也就獨你一份兒的。”
幾個人這會兒正參觀呢。
就聽到背后有人說話,緊跟著一大批人就已經過來了。
“嘿,老芋頭。你這還穿的人模狗樣的,最近在哪高就呢?”
看到老朋友。
蔣老頭來了興趣!
“學生面前給我留點面子啊,真的是。”于?笑著走過來。
“哎喲喂,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長……嘖嘖,你這官混的夠大的呀?”
看著老于胸前掛著的牌子。
蔣老頭眉毛挑了挑。
“嗨,也就瞎混。”老于明顯很得意,但還是強自壓住了興奮,能在老朋友面前得瑟一把,嗯……已經很不容易了。
倆人開始聊天,蔣老爺子才知道,現如今國內的考古發掘,和以前相比已經有了很大的區別。
就比如這一次的考古發掘,秉承的就是課題預防,保護同步,多學科融合,多團隊合作的理念。
拋開說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