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a2scrit
俊彥太子道“怎么樣,我教你的,讓你看到的這些都是,你那位可愛可敬的二皇子沒有教過你的吧?”
天歌說“嗯……”有點不服氣。
還記得翼瑤殿下,也不是沒有給自己講過修仙得道方面的事情,有一天,天歌就問這修仙得道,會不會像人間學生考試一樣,有層層考級呢?不然的話怎么能知道你自己到底修仙到何種地步呢!
翼瑤殿下笑道“沒有考試,但是卻有對照標準,畢竟修仙都是自愿的,不需要像小孩子一樣督促學習……”
天歌笑道“呵呵,原來是這樣呀!那如何對照呢?可以什么公式?”
翼瑤殿下道“呵呵,杜光庭,字賓圣,唐處州人,生于公元850年,公元933年仙逝。據(jù)《歷世真仙體道通鑒》記載,他壯歲入道,師天臺道士應夷節(jié)。常思道法科教自漢天師始創(chuàng),得陸修靜撰集,因年歲綿邈,幾將廢墜,遂考其真?zhèn)螚l例始末,薦其文于朝,得僖宗召見,賜以紫服象簡,應制為道門領(lǐng)袖?!?
天歌說“杜光庭跟這些又有什么關(guān)系,莫非是他制定的考試等級對照表么?”
翼瑤殿下道“呵呵,別急,你先聽我說,這杜光庭后游青城山,結(jié)茅而居,并羽化于此。杜光庭著述宏富,思想深刻,在道教之重玄學、科教儀范、修持方法等方面均有高深造詣。本文擬對杜光庭的修道階次思想作一考察,以就正于大方之家?!?
杜光庭認為修道有階次之分。他說“道貫萬法,而演為三乘。初法以戒檢心,以律檢行,以存修靜其內(nèi),以齊潔嚴其外。然漸進中道,習于無為,隳體黜聰,忘形絕念。而次登大乘之行,次來次滅,隨念隨忘,不滯有無,玄契中道。證此道者,煉凡以登仙,超俗而度世,凌倒景之上,享無窮之齡。天地有傾淪,而真道無渝壞,法音周普,拯度眾生?!?
修道的階次有小乘、中乘、大乘三乘之分。因為人雖同稟于氣,但所稟之氣卻有利鈍與清濁的不同?!坝杏麩o欲之人,同受氣于天地。稟中和滋液則賢圣而無為,稟濁亂之氣則昏愚而多欲。茍能洗心易慮,澄欲含虛,則攝跡歸本之人也?!币虼?,道雖貫萬法,卻因人而異,因時而宜,而有所不同。修道需要經(jīng)歷的階段,可能達到的境界亦有不同,從而演為道教的小乘、中乘和大乘修煉之法。
天歌笑道“果然是他制定的修道等級?小乘之法是什么?”
翼瑤殿下道“小乘之法,杜光庭首先提出了小乘修煉方法,并提出小乘修身的十個方面。首先,修道之士要發(fā)起向道信善之心;其次,要有普渡之心,善待眾生,引導別人與自己一同修道;第三,要尋訪明師,無仙師的教導,修道之士不容易得道,所謂非師不度,非師不仙;第四,要在明師的指導下誦讀道經(jīng),道經(jīng)是修道之門徑;第五,要出離凡塵入于道門,柔弱無爭;第六,正式受戒成為道徒,謹防身口意三業(yè)造作惡業(yè);第七,隱居山林,獨處修心;第八,立志苦修,深信大道是“真法王”,能度眾生,得道則能無生無死;第九,念經(jīng)度人,以積善緣;第十,當以師父為真父母,唯師才能助我修法身致慧命?!?
小乘法是修道之基礎,在小乘法修習有得的情況下,修道之士才能“進中乘進修之法,后入大乘觀行之法”。小乘之法為入門之法,杜光庭說“小乘有為之法,以教初門。既得其門,漸以中乘之法,以熟其行”。認為小乘是修道方法中的有為法,也是入門的修習方法,目的在于教初門。所謂“初門”,即是指剛?cè)氲篱T的初地修行者。通過小乘法的修習,習道者才能奠定從凡覺悟,回向正道的基礎。至于修煉小乘之法過程中應注意的方面,杜光庭亦有所研究,認為小乘修煉時要以戒律約束其心靈、以存神的方法安靜其內(nèi)心,以齋戒的方法莊重其外表。
天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