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清歌用《牽絲戲》這首歌,滿足了那些刷“戲腔”彈幕的觀眾的期待。
“……
風雪依稀秋白發尾
燈火葳蕤,揉皺你眼眉
領現金紅包看書即可領現金!關注微信.公眾號書友大本營,現金/點幣等你拿!
假如你舍一滴淚,假如老去我能陪
煙波里成灰,也去得完美”
在顧清歌那完美的戲腔之中,《牽絲戲》終于演唱完畢。
很多癡迷她戲腔的觀眾,總算都表示滿足了!
之前她在《青花瓷》中的戲腔,終究只是秀了一小段,還是在跨年晚會現場的時候。
后來她發布到“音悅云”的錄音棚版本,卻并沒有包含戲腔,只是保持整體的婉約風格。
因為戲腔驚艷雖驚艷,但確實聽多了有些膩,會破壞《青花瓷》的那種統一風格與意境。
不過,這卻讓不少對她的戲腔,感到非常驚艷、癡迷的聽眾惋惜不已。
現在好了,這首副歌部分全是戲腔的《牽絲戲》,總算滿足了這部分歌迷的期待!
“蘭花指捻紅塵似水
三尺紅臺,萬事入歌吹
唱別久悲不成悲,十分紅處竟成灰
愿誰記得誰,最好的年歲”
這段戲腔和最后的那段,反正是讓所有喜歡戲腔唱法的聽眾,都舒服了!
接下來,顧清歌又來了一首擁有頗具禪意的歌詞、飄逸流暢的旋律,以及蘊藏著一股超凡脫塵的凈心能量的《半壺紗》。
倘若你曾思索過自己的坎坷人生,又抑或嘗試去探尋自己的前世來生。
不妨沏一壺芽色的清茶,靜靜的沉浸在這《半壺紗》的禪意之中,想象著世間曾有過一個這樣的自己……
“半壺青茗了相思,一襲輕紗遮紅塵……”
在唱這首《半壺紗》時,顧清歌又換了一身飄然出塵仿若謫仙的古裝。
這一次顧清歌的直播,擺明就是華夏風、古風專場。
在粉她的歌迷們看來,這就是她在為被憶江南打臉的歌迷找回場子——
我堂堂顧清歌,需要你憶江南來把華夏風發揚光大?
甩歌打臉誰不會啊,你來了三首?那我來五首好了!
“墨已入水,渡一池青花
攬五分紅霞,采竹回家
悠悠風來,埋一地桑麻
一身袈裟,把相思放下
……
倘若我心中的山水,你眼中都看到
我便一步一蓮花祈禱
怎知那浮生一片草,歲月催人老
風月花鳥,一笑塵緣了
……”
觀眾們聽完這首《半壺紗》,只覺得整個人的心靈,好像都被顧清歌的歌聲洗滌干凈了!
這首歌在《牽絲戲》之后,似乎正好撫平大家聽完前者,內心產生的悲涼。
畢竟《牽絲戲》用調侃的說法,就是一首“燒手辦之歌”,這手辦都燒了,主人能不悲傷么?
歌迷們反正現在已經驕傲上天了,他們忍不住盤點了一下現在顧清歌的華夏風歌曲,那就是《青花瓷》、《發如雪》、《東風破》、《牽絲戲》、《半壺紗》。
說它們全是華夏風中的精品也不為過!
當然,相較于前面三首來說,其實《牽絲戲》與《半壺紗》的質量,還是略次了一些的。
《牽絲戲》的部分歌詞,為了強行押韻,有些地方比較扯淡,這也是古風歌的通病了。
《半壺紗》則缺乏了那種大火的氣質,以后可能傳唱度不夠高。
可必須承認的是,不論是《牽絲戲》還是《半壺紗》,都有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