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國金曲獎”這種極具權威和分量的流行音樂類大獎提名名單公布之后,它當然引起了眾多官方媒體、自媒體的爭相報道。
而媒體們顯然也懂得誰才是真正的“財富密碼”,它們的標題是這樣的——
《華國金曲獎提名名單公布,顧清歌獲8項提名成入圍最大贏家!》
《顧大才女備受金曲獎青睞,獲八項提名,震驚樂壇!》
《新生代天才音樂人顧清歌在十大華語金曲頒獎禮顆粒無收之后,逆襲華國金曲獎!》
《深入分析為何顧清歌如此受金曲獎評委欣賞》
《史上最強大的金曲獎最佳新人提名獲得者——顧清歌》
……
必須得承認,在這個世界,至少有百年歷史的“華國金曲獎”,底蘊相當深厚,它還是非常有排面的。
它就是華語樂壇最具權威性、專業性的流行音樂類大獎。
雖然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很多傳統的音樂獎項,已經沒有了曾經的影響力,像之前的唱片黃金時代,很多歌手都依靠斬獲金曲獎而實現專輯大賣。
金曲獎在老牌歌手、音樂人心目中的分量相當重,他們就對這個獎項非常有執念。
但傳統的音樂獎項沒落歸沒落,“華國金曲獎”卻一直保持著它的逼格,很多上了年紀的樂迷,也很認這個獎項。
那些樂壇上的“歌王”、“歌后”,如果從沒拿到過“最佳國語男歌手”、“最佳國語女歌手”這個獎項的話,那總會讓人覺得,他們的“歌王”、“歌后”頭銜,不夠實至名歸。
實際上像顧清歌這種在一屆金曲獎上獲得這么多提名的情況,也相當罕見。
只因她確實又能創作、又能唱歌,然后她作為華夏風、古風潮流的開創者,又寫出了《青花瓷》這種華夏風歌曲天花板的作品,不管她最終能不能拿獎,這獲得提名是必須的!
都說金曲獎的評委們,總是非常挑剔、苛刻,喜歡整活,搞節目效果,完全與主流聽眾的審美反著來,金曲獎還特別喜歡分豬肉。
但是這一次,他們卻沒有搞事情。
很顯然,這是因為顧清歌的絕世才華,讓很多評委十分服氣,她開創的華夏風、古風潮流,也讓很多音樂人都能跟風賺錢了。
顧清歌憑借一己之力,讓這個世界的華語樂壇,煥發出了勃勃生機!
另外,“華國金曲獎”可不想像之前香江的那個“十大華語金曲頒獎禮”,居然能干出完全無視顧清歌這種讓大眾和媒體都瞠目結舌的事情來,這不是自掘墳墓,完全讓該獎項失去公正性與權威性么?
不管怎樣,哪怕為了頒獎晚會的收視率,起碼也得給個提名吧?
但是“十大華語金曲頒獎禮”卻偏不,它就是要搞地方保護主義,要捧香江本地的歌手……
可問題是,他們再如何捧香江本地的歌手,這些本地歌手就是支棱不起來啊!
人家顧清歌也不需要你這破獎項,照樣在網絡上爆紅,每發一支單曲,必然在“音悅云”上大賣,輕松上抖音熱歌榜……
網絡時代的唱片銷量,可不僅僅是看你實體專輯能賣多少了,而是得看你歌曲的付費下載量。
要知道很多年輕人都不買實體專輯了,直接買數字專輯、付費購買單曲,不更方便么?
實體專輯的話,除非確實特別喜歡這位歌手,想要購買它進行收藏,要不然誰高興去買什么實體專輯?
顧清歌的“歌迷”們,反正特別希望他們的“歌歌”,可以搞點實體專輯、原聲大碟出來,他們很愿意為此買單,心甘情愿地當顧清歌的“韭菜”。
顧清歌現在歌曲的付費下載量,絕對是“一線歌手”的級別,所以她這種新生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