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的午夜場票房其實非常一般,大概不到三百萬。
很顯然,不論是國產動作片《殺手之王》還是好萊塢大片《星際漫游》,它們的午夜場票房都超過了《那些年》。
這其實也挺正常,畢竟這兩部爆米花電影的宣傳攻勢,都非常猛烈。
然后就是首日票房,據貓眼專業版統計,《那些年》以16.3%的排片占比,拿下了6113.2萬元的票房,綜合票房占比20.4%。
這個首日票房數據只能說中規中矩,但是它毫無疑問創造了“青春片”這個類型影片的記錄。
而且通過對比它的排片占比與綜合票房占比,也可以看出它的潛力。
另外兩部電影的首日票房,當然也依舊勝過了《那些年》,畢竟它們的排片占比也都比《那些年》高。
然而這三者的口碑,已經出現了明顯的差異!
口碑最好的,當然就是《那些年》了,它的貓眼口碑達到了9.8分!
觀眾們的熱評詞條中,被標紅的是這些——“顧清歌美”、“結構清晰”、“情懷出眾”、“音樂完美”、“臺詞有趣”、“演技不錯”、“段子多”、“笑點多”、“淚點多”……
具體一些的短評則是這樣的——
“作為國產小成本2d青春愛情片,我在看電影時,發現它的上座率很好,電影前半段整個影院動不動一個爆笑,后半段都安靜了,還有人掏紙巾,不管是夏謄還是顧清歌,演技都十分在線,五星推薦!”
“我一個直男被女朋友拉去看完這部電影,真的全程看入迷了,心中特別觸動,這就是一部適合所有人看的好電影,我之前一直以為青春片都是給女生看的……”
“開始看時都以為是一部徹頭徹尾的校園喜劇電影,但是在看的過程中,我卻早已發現,男女主注定是不可能走到一起的,因為真正的戀愛,應該是平等的,最后的結局,果然不出我所料,這部青春片真的很棒,很真實,果斷給它打了十分。”
“我只想說,看完電影后,立馬去付費下載了《那些年》和《小幸運》,這兩首歌都太好聽了!”
……
這些貓眼上的評論,代表的就是觀眾們購票觀看電影之后,他們最真實的想法。
比起專業的影評人來說,可能他們的評論,都顯得比較淺白、不夠深入,但是這卻可以直接看出,他們到底喜不喜歡這部電影。
事實證明,《那些年》這部電影的觀影體驗,那是非常棒的。
觀眾們看完之后的評分很高、短評內容也很不錯,口碑極佳。
當一部電影,能讓很多人又笑又哭,這便意味著,它已經是一部非常值得觀看的好電影了。
而眾所周知,這種風格的電影,在華國是很吃得開的。
與《那些年》的絕佳口碑一比,《殺手之王》和《星際漫游》都挺一般的。
讓人沒有想到的是,《星際漫游》這部好萊塢大片,口碑竟然是最差的!
原因很簡單,這部片子明明背景都放在太空中了,結果它竟然還要搞米國的政治正確那一套,主角團里反正得要有什么黑人、同性戀等等,強行輸出米式價值觀……
然后它的劇情,也很一般、套路化,再加上特效,又不夠勁爆,以及它還植入了很多廣告,吃相可以說非常難看。
有些觀眾都忍不住懷疑,華國電影部門是故意引進這種垃圾的“好萊塢大片”,反過來教育華國觀眾,讓大家都覺得米國電影很爛……
當然,這其實是意外,不管怎樣院線都是想賺錢的,所以引進的國外電影,應該都是具備一定商業價值的,或者是獲獎的文藝片。
這個世界的華國觀眾,可從來就不無腦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