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章馬上更新好,先看看機器人與人類的12種相處形態。}
第一種,自由至上主義烏托邦,人類和人工智能由于確立產權而和平共處。地球被三分天下,機器區,人類區以及混合區。機器區完全由超人工智能控制,在這里人工智能互相合作競爭,探索宇宙的奧秘,開發最先進的技術;人類區完全由人類控制,除了生活更加便利富裕,其他與現在的生活沒有太大差別;混合區生存著人工智能、人類以及這兩者的混合物,許多人在不同程度上將自己升格為半機械人,比如將自己的大腦上傳到硬件上。在這個地球上,只有一個規則,保護私有產權。人類區在成立的時候就達成了內部協議,禁止任何人向非人類區出售地產。所以即使超人工智能各項水平都高于人類,但人類區和混合區能夠不被秒殺而保留下來。
第二種,仁慈獨裁者,有一個仁慈的超人工智能統治人類社會,法令嚴明,最大化人類幸福,得到絕大多數人的擁護。在這里,人類消除了貧困疾病等問題,所有人都享受著天堂般的奢華休閑生活。只要有人違反這里的規則,超人工智能獨裁者將對其進行嚴格的懲罰。每一個人都知道自己生活在人工智能的統治下,但大多數人認為這是一件好事。在人工智能的幫助下,人類可以快速抵達任何區域,包括知識區、藝術區、享樂區、宗教區、游戲區等等,在這些區域中,人類找到快樂,充實生活。但如果人類想要更大的自由,不想被人工智能來定義自己的社會,在這里將無法實現,因為這種想法挑戰了這個超人工智能的權威,將不被獨裁者所認可。
第三種,平等主義烏托邦,人類和人工智能由于廢除了私有產權和保證收入而和平共處。這種模式借鑒了開源軟件運動的一個核心思想,如果軟件可以自由復制,那么每個人都可以使用更多的軟件,那么產權就沒有什么意義了;根據供求關系,如果供應無窮大,那么價格就可以忽略不計。在未來,無產權的理念不僅僅使用與信息產品,也使用于房屋、汽車等物質產品,這些產品都是以特定的方式重新排列的院子,而原子是不會短缺的。每當有人想要特定的產品時,人工智能就可以使用一個開源為它免費進行構建;每當有人厭倦了他的物品時,人工會找你就可以將原子重新排列組合成別的東西。為了避免有人囤積過多的東西,每個人都可以從政府獲取基本的月收入,這部分收入能夠滿足合理的日常需求。
第四種,守夜人,人工智能對人類社會只有必需的情況下做最小程度的干涉,僅有一個簡單的目標,防止出現另一類人工智能。對于這類人工智能,它對于人類正在遭受的苦難將置之不理,對于人類發展超人工智能技術的任何可能性都會進行扼殺,這將不利于技術的進步。
第五種,上帝保護者,全知全能的人工智能將人類的幸福最大化。與第二種仁慈的獨裁者模式不同,上帝保護者模式中,人類察覺不到超人工智能的存在,認為自己可以掌握自己的命運;同時,上帝保護者能夠滿足不同的人類需求,除了享樂之外,能夠讓人類感受到生活的意義和目的。上帝保護者為了保護自己的隱匿身份,可能會任由本可以阻止的災難發生。
第六種,被奴役的上帝,人工智能被人類控制,創造出不可思議的技術和財富,可能為善或為惡,取決于其人類控制者的動機。而超人工智能很有可能發生越獄,越獄后發生的嚴重后果,任何人都無法估計。
第七種,征服者,人工智能控制了人類,并覺得人類是一種威脅或殘渣或資源浪費,通過一種人類甚至無法理解的方式滅絕人類。電影《黑客帝國》就是描述這樣一種關系模式——人工智能打敗人類,將所有的人類放在電廠培養液里,利用人類來進行發電,而人類的大腦則連入虛擬網絡,讓人類誤以為自己生活在1999年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