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產權局門外,瑟瑟的風吹得人滿臉冷冽。
“沒想到申請個專利也要搞兩三個月,這么看來,這款產品要下來都要那么久,這些日子怕是賣不了了,只能任由市場這么抄襲下去了。”李立笙拿著申請回執,一邊仔細看著一邊說。
“這些手續繁雜,能辦下來就不錯了,而且所幸沒有人搶注,這倒是很出乎我意料的。”徐瑤聽陳總說的那些搶注的情況,一路上忐忑不已,生怕這么辛苦研發的產品真給人注冊了專利,那就是為別人做嫁衣了。
“至少保住了這個研發的專利,看來以后圖紙一出我就得來這里備案,申請專利才有資格去燒毀別人的模具。”
李立笙一直很著急,對于自己辛苦研發出來的東西,總有人憑借不正當的手段偷盜抄襲他的技術,導致劣質的復制品流入市場,再這么做下去,會把整個刀具行業都做壞。
“我們上次說的專賣店得好好找個位置了,不然再晚點就找不到好的地方,而且還需要做幾個系列產品,起了名還要做包裝。”徐瑤把整套要做的東西都在腦海里過了一遍。
“那我們先去盤個地方,再回廠里商量一下怎么整理那些產品,這樣做的話,我們就要囤貨了,產品庫存壓力就會變大了。”
李立笙算了一下,要是開個店不比擺個攤容易,店租、人員、貨物庫存、包材和宣傳,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我就是掌柜,你還擔心我賣不出啊,只要商品流轉率高,庫存不成問題,而且濱城壓根沒有這樣的專賣店,你看百貨專柜都是那些牌子云雜的,你想要更好的突出自己的東西,那可難多了。專賣店一擺,就知道你家產品的特點,買了好用下次也會來店里,經年累月一做,牌子就做出來了。”
徐瑤向來擁有清晰敏感的營銷思維,這正正是技術人員缺乏的東西,所以李立笙充分尊重徐瑤意見的其中一部分原因。
“那我們就去看看店面吧,回頭早早租賃下來,產品就賣咱們目前的新品,每一款放50把庫存,清完了再做,如果有客戶的尾單剩余的產品,也可以拿出來售賣。”徐瑤籌劃著,滿臉期待。
“我記得批發街轉角上一點那邊有個位置,那里是個三岔路口,來往車輛很多,而且平方數不大,二十來方,也滿足我們的要求了。”李立笙想起這事,便跟徐瑤說起來。
“你怎么那么清楚?不都只是早前才打算做,你這效率也真夠高的。”徐瑤最喜歡李立笙的執行力,行動起來永遠是那么的迅速。
“我那天跟你聊完后就到處去逛了一下,反正也要送貨,就順便看了一下,感覺還可以的,的確那里挺合適。”
“那我們就過去看看,要是合適就定了,畢竟還得花時間去裝修,還要挑產品,裝修至少也要半個月。”
徐瑤迫不及待的拉著李立笙往前走,夕陽下,李立笙踩著自行車,徐瑤像個小精靈般鉆進前面的車桿,一個借力坐了上去,溫暖的晚霞照著他們遠去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