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瑤一路無言,氣鼓鼓的回到工廠。
一推門,就看見小于和李昊在看著一堆資料。
“爸,媽,你們怎么那么早回來了,我以為你們淘原料要很久呢。剛才還想出去找你們一起看貨去。”李昊抬頭開口說道。
“再不早點回來,我們得被人擠兌死。”徐瑤滿腹怒氣,李昊看著都有點感覺莫名其妙。
“媽,你這是怎么了,誰惹你生氣了?”
李立笙趕緊搶話道“你媽媽那是路上遇見張家的人,碰到你張叔叔,他們說了幾句不好聽的話,把你媽媽給氣著了。”
“這張叔叔,是他們經常說的濱城最大的富豪家族張家么?”李昊對父母跟張家之間的淵源頗為了解,畢竟爺爺奶奶在他懂事后也有提到過這些事,只是這十幾年過去了,怎么還會有這么大的沖突糾紛?
“是啊,大的是張振云,小的叫張振君,張振云曾經和你媽媽有過婚約,指腹為婚那種。所以你爸我可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娶到你媽媽,才有了你和你哥,不然你媽媽嫁給張振云,你就不存在了。”李立笙為了調和下氣氛,就戲謔了一番。
“你這人,怎么什么都跟孩子說,這些都是陳年舊事了,有啥好提的。”徐瑤嗔怪著,李立笙這人就是總愛取笑她,但也正因為如此,她心情轉瞬就好了起來。
“這些孩子遲早都得知道,畢竟以后我們老了,孩子們還得跟張家打對臺呢,你看啊,張家這樣的規模,這幾十年興衰都是看得見的。那我們要是在刀具行業沉浸下去,以后孩子們接管了,免不了要跟他們正面競爭,所以早一些知道因果關系,好過以后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被人打得找不著北要強啊。”
李立笙調皮的說著。
“你的歪理啊,總是一套一套的。別搭理你爸,總愛扯上我。”
徐瑤跟李昊說,李昊只能站在旁邊傻笑著,小于看著他們一家三口溫馨的模樣,實在不好意思開口去打斷。
“對了,你們倆在看什么呢?這么大疊資料。”徐瑤注意到小于桌子上的資料,加上李昊現在接管了業務和品牌,但小于管的是人事和一部分業務,兩人平常交流也不多,今天怎么倒是溝通上了。
李昊拿起桌面的資料遞給徐瑤,上面全是一連串英文語句。
“這是什么?哪來的?”徐瑤只看得懂這是一份合同,但除了數字以外,其他全都看不懂。
“這是我們從張家那邊的供應商那邊拿過來的合同,他們正好有人在那邊做業務,我們看張家這些年做外貿紅紅火火的,好像現在業務量是爆發式增長,就想著拿過來看看自己能不能研究一下門道。”李昊從很早前就開始關注張家的發展,這些年就已經憑借著外貿的單一業務占據了濱城60的廚具出口量。而且出口現在進行得如火如荼,他的游歷是帶來了不少國內訂單,但要做大,恐怕也要抓住一些目前熱門的行業,增加業務量。
“你意思是,你想學張家那樣,開發我們廠里的外貿業務?”徐瑤看著上面的標識標注,就知道李昊花了不少心思去學。
“對,我覺得外貿是有很大的市場的,畢竟現在只有張家在做,其他小作坊也只是代工,但我們一直做的都是內貿,國內業務現在大多也是品牌代工,加上我們自己在醞釀的自主品牌,我們目前的收益很有限。尤其我們的自主品牌還需要很長時間的沉淀,快則年,慢則七八年才能有真正的收益回籠。與其把所有的希望放在一個籃子上,倒不如考慮一下開發不同的業務方向,比如外貿,我們可以請一些外貿業務員回來接單,自己也可以適當去學一下英語,熟悉一下外貿流程。我覺得是可以做的,至少我們不能老是靠著國內業務,看著張家獨大。”
小于看李昊說完,也加入說“我們研究了他們的合同格式,基本上這疊合同的業務量核算下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