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稟大人,貢院之內,大人自然清楚,進院便有衙役負責檢查有無夾帶,這試卷也是我等早先準備好的,外人不可私帶,故這確實出自那劉建之手也”
蔣群益拜道。
王奔聽后,瞪了蔣群益,高巖一眼。
見二人目光堅定。
心中暗嘆。
那劉信生了個好兒子啊。
“文筆清秀,唯美,字跡工整,清晰,論語通篇一氣呵成,無半點涂改,補丁,停頓,各篇之間還穿插了一些個人見解,由此可見此人思路清晰,敏銳,博聞強記,還有一手好字,就算儒學大家,也不過如此爾,這第一,的確實至名歸”
王奔笑道。
高巖,蔣群益二人聽后,心中大定。
“大人明鑒,此子天賦異稟,久后必成大器啊”
蔣群益拜道。
“大人之言,我等倍感欣慰,有此妙文,不當第一,那不是誤人子弟嘛”
高巖也拜道。
“好,此事有我做主,一會我便出去,酌拔劉建為童子試第一,看誰敢不服”
王奔笑道。
“多謝大人為我等做主,洗刷我等冤屈,只是有一事,我二人還想與大人商議一番”
高巖上前拜道。
“不知高師長所言何事”
王奔原本打算起身離去,然聽高巖所言。
又坐下問道。
“不瞞大人,我二人打算不讓這劉建參加童試,直接酌拔為秀才,讓其提前備考鄉試,還請大人做主”
高巖拜道。
王奔聽后,心下一緊。
“這怕不合古制吧,而且童試是明年二月,鄉試是八月,不沖突啊”
王奔說道。
“大人覺得以此文章,難道還當不得秀才,此子天賦極高,要是讓其先童試,在鄉試,如此分散精力,是誤人子弟爾,請大人明鑒”
蔣群益也拜道。
“二位師長之意,我已知也,以此文觀之,秀才也是當之無愧,然這是古禮古制,哪怕陛下也得遵從,何況你我乎”
王奔說道。
“大人放心,我二人已商議妥當,在過幾日,便是學院開學之日,到時候我會讓那劉建當眾默寫孟子,荀子,朱子之言,若其還能如此一氣呵成,無半分涂改,那其他人也無任何怨言,秀才也就順理成章矣”
蔣群益笑道。
“正是,反正童試,便是院式,雖然古制有定,然我等提前,也無不可,也合乎定制”
高巖也拜道。
王奔聽后,想了想。
“如此,也妥,到時我也到場,這劉信我倒是見過,不知其子又是何模樣,要此子真能當眾默寫孟子,荀子,朱子之言,并一氣呵成,無半句停頓,涂改,那就不僅僅是秀才了,那可是狀元之才也,去年我浙江就出過狀元,要是下次科考再出一狀元,我等光鮮,豈是旁人可比啊”
王奔額首笑道。
作為杭州知府。
杭州一地文風秀麗。
王奔自然無限光彩。
這也算王奔政績啊。
以后升任布政使,甚至入朝都有可能。
可謂前途一片光明。
“只是我等雖議定,然此事尚需上稟布政使大人,要是布政使大人不愿,我等也不能成也”
蔣群益見王奔答應。
雖然心中喜悅。
然這杭州內可還有位布政使呢。
那才是浙江一省最高領導。
要是布政使不同意。
此事也只能作罷。
“這好辦,布政使張大人也是通情達理之人,我將這答卷拿與他看,在與他說明,我想張大人不會不同意,如此,此事便成也”
王奔笑道。
二人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