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分三路,左翼張仰力,右翼成郢,各五千騎兵,向兩翼各五萬蒙古鐵騎殺來。
正中羅定遠和袁平里親自率領精銳騎兵頭前打頭陣,身后兩個營,一萬騎兵則以墻騎戰術,跟著二人及精銳騎兵在后沖鋒。
不過和之前與脫脫不花以縱隊沖鋒不同,這次張仰力選擇了橫隊沖鋒。
之所以選擇左右排列的橫隊而非前后排列的縱隊。
張仰力的計劃是在單一方向能夠集中更多的騎手,以保證一個點上能夠快速集火攻擊。
加上兩翼交鋒。
張仰力自信如此能更快速建立優勢,打開局面,之后只需要保證持續打擊,如此攻守之勢異形,勝利也就為期不遠了。
如今的關鍵,是要在短時間內建立優勢,并化為勝勢。
雖然張仰力各種武器裝備都占盡優勢,但是蒙古鐵騎震動天地的沖鋒之前,各軍已有驚懼之狀。
雖然張仰力暫時提振了士氣,但是要想完全消除各軍的驚恐之狀,打消各軍的畏懼之色,將士氣提升到最大。
就必須要一次性打消蒙古鐵騎的士氣和氣焰,要讓各軍明白,蒙古鐵騎,并非想象當中那般不可戰勝,要讓各軍知道自己手中掌握著更為強大的致勝法寶。
這不僅僅取得勝利的問題,從此之后,騎兵師成為最強大的騎兵部隊,眾軍真正實現質變升華,便看此戰的過程和結果了。
要是一次解決不了,或者陷入僵局。
那局勢就復雜了。
雖然張仰力自信,就算最后陷入僵局,自己也可以取勝,但是那樣付出的代價就太大了。
隨著騎兵師三路沖鋒。
一場震動天地的騎兵大戰已為期不遠。
也先在大軍后方,看著眼前騎兵師分三路,向自己沖來,大喜過望。
“哈哈哈,這些漢人上當了”
也先大笑道,似乎正看著勝利在向自己招手。
在得知了脫脫不花和伯顏口中的情報后,如何對付這支騎兵部隊,也先也做過多次推演和謀劃。
最后也先的計劃是分三路,正面集中十萬鐵騎,當中沖鋒,兩翼各五萬騎兵左右護衛。
如此要是對方選擇正面沖鋒,也先自信正面自己的鐵騎完全可以阻擋住這伙騎兵部隊,兩翼騎兵也可就地將其包圍。
他們不是有這么厲害的騎兵戰術嗎,不是有騎射火銃嗎。
我二十萬鐵騎將你團團包圍,貼身肉搏,你們就算戰術再強,武器再厲害,在絕對兵力,絕對實力面前,也不可能獲勝。
而且兵分三路,也先覺得對方會仗著自己騎射火銃之力而分兵,這樣自己兩翼的騎兵便無需和對方交戰,保持距離,發揮蒙古騎兵耐力好,騎術精湛的特點,引其向前沖鋒,但確并不交戰也盡量不讓其傷到自己。
同時兩翼分兵,中路必然薄弱,如此正中鐵騎必然可以更快速的擊破中路,再向兩翼運動。
如此便可將其分切為兩塊。
分割包圍。
那樣自己的勝利來得更快,更輕松。
雖然眼前出現了兩萬騎兵,大大出乎了也先的預料,但是也先并沒有就此放棄自己的計劃。
不就是人數多了一些嗎,正好,讓我多殺幾個漢人賊子。
雙方各自安排著,各自計劃著,也都覺得本方一定會取得勝利。
隨著兩股騎兵距離越來越近。
血戰正式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