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盤的原因。
只是以目前華漢國的行進速度和進軍速度。
大明還能支撐多久,各地豪強,豪族還會繼續支持大明多久,同樣沒人知道。
而如今最好的辦法,就是盡量多支撐一會,為西進做好準備。
如今的大明已經形成兩個核心。
一是以朱祁鎮為首,位于洛陽,開封等地的河南一代,大部分勛貴,勛臣,軍隊都在這里。
另一部分是以郕王朱祁鈺,太后孫媛,會昌侯孫繼宗,太子朱見深為首,位于關中西安,而大部分文官和官員系統均在這里。
之所以如此安排。
還是于謙,高谷,蔣貴等人的建議。
軍政分割,并各自保留一部分,如此無論未來是分是合,均可。
萬一有事,分成兩塊,也可各自保留一部分,也不至于大明被一擊而亡。
只是如今已到非常之時。
繼續留守河南,已無太大意義。
早日西遷長安,準備西進。
方為上策。
其實至今為止,知道大明要西進的也是寥寥無幾。
畢竟西進一但公開,很有可能引發全局混亂。
到時候走都走不掉。
等一切準備就緒。
再行公開西進不遲。
故而雖然如今不知華漢國為何突然停止進攻腳步。
于謙等人也不敢冒任何風險。
早日定下方略,安排妥當。
最佳。
以免到時候手忙腳亂,還增加風險,邊境各地邊軍也同期向甘肅集結。
等朱祁鎮到達西安,便可與各路大軍一道,挺近那廣袤,又兇險的西北大地。
朱祁鎮自知個中厲害。
也不會在洛陽,開封,河南等地多待,留下趙輔,石亨,郭登,方瑛等人留守河南各地,并協調諸事后。
朱祁鎮便帶著于謙,陳懋,蔣貴等人一起出發,向西安而去。
然而就在朱祁鎮向西之時。
忽聞各地烽煙再起。
華漢國騎兵師突入甘肅鎮,京師十萬大軍也突然對京師發難。
僅數日,京師便被華漢國占據。
同時甘肅大軍也被騎兵師沖散,騎兵師在馬刀和栓動步槍的加持下,又來去如風,長驅直入。
甘肅各地很快也被華漢國剿除。
大明早先準備的各種物資,被一掃而空。
不僅是甘肅。
河套地區的寧夏,固原,榆林三鎮也不久后成為騎兵師的突襲目標。
騎兵師轉戰各地,加上扈從軍中的蒙古各部騎兵。
使得西北四鎮被華漢國洗劫一空,消耗殆盡。
加上京師失陷的消息傳入關中。
朱祁鎮終于奔潰得受不了了。
真是蒼天不公,蒼天不佑。
連最后西進的道路和物資,大明也已失去。
這可是大明如今僅剩的物資了啊。
京師也已淪陷。
除去還未被定位新都的西安外。
大明兩京三都皆已失陷。
名義上大明已經名存實亡。
一切來得是如此之快。
快到大明上下都不知道發生了什么,就已成定局。
至此不僅是朱祁鎮,整個大明朝堂和大明天下都混亂,動蕩,躁動了起來。
各地豪強,士紳,士族,百姓都對大明失去了最后的信心。
關中和四川,湖廣,河南等地。
州縣,府縣,縣城相繼被各地士紳,豪強所控制,要么知府,知縣聯合豪強一起掌控縣城,府城,要么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