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怎么嫁到安陽伯府的?”
李媽媽繼續回憶。
寧遠新雖然樣樣好,可就有一樣,沒有子嗣。長女寧尚嘉是寧家是嫡長女,家世好,人長得美又嫻靜聰明,學什么都快,讀書女紅樣樣精通。我都覺得我家姑娘那時就是個完美無缺的人。”說到這里,李媽媽的眼淚有些濕潤,她不由地嘆了口氣。
兄妹倆也覺得有些戚戚然。
李媽媽又笑了,自責地說“瞧我,一說到夫人我就忍不住。那時來上門提親的幾乎都踏破了門坎,老爺舍不得這么早嫁姑娘,眼光也挑剔。后來還是你祖父姬老伯爺親自上門求娶。再說了,你父親在當時也算是青年才俊,家世又好,你祖母也是個非常知禮的老太太,你外祖父就答應了這門親事。”
李媽媽喝了一口水又繼續說“你母親嫁過來后,你祖父和祖母對你母親確實非常好,真就像是對親生女兒一樣,成親一年后大少爺你就出生了,你父親和你母親的感情那時也很好,這家里其樂融融的。”
姬清慈就又問了一句“那楊姨娘當時不是父親的通房嗎?”
李媽媽說“是,而且那時候你父親身邊只有楊姨娘一個通房,夫人嫁過來之后,伯爺也沒有納過其她的妾室。直到后來你曾祖父去世,不久后,你外祖父在守喪期間不幸染了傷寒沒治好也去世了。連失兩位至親,你母親終于一病不起。再加上那幾年又接連守孝,還不能吃肉,營養也跟不上,后來她沒有辦法就把身邊的宋姨娘給開了臉提了姨娘。”
姬清慈的心里一陣難過,那樣的一個女子,是懷著怎樣的心情看著自己心愛的丈夫被別的女人分了寵的。想必那時的母親心里一定是特別地難過吧。
李媽媽低嘆了一聲又說“夫人心里苦啊,可是她的身體不行。后來過了孝期,她好歹地又懷上了您。可是這時,那寧家的二老爺卻把繼夫人送了來,說是給你母親做個伴。當時你祖母是不太喜歡繼夫人的,她老人家總覺得二老爺這打算讓人不恥。可是她又不好說什么,總不能把人趕出去吧。”
------題外話------
今天晚上六點鐘再更一章。今天更新三章,六千字。
有關探花此資料來自于百度百科。
唐代進士及第后有隆重的慶賀晚宴。晚宴開始之初便是在杏花園舉行探花宴。探花宴的內容同其名字,事先選擇同榜進士中最年輕且樣貌出眾的兩人為探花使。他們的任務是遍游名園并且沿途采摘鮮花,然后在瓊林苑賦詩,并用鮮花迎接狀元。這兩位探花使卻并非一定是前三名的考生。
而到延續至宋時,科舉制逐漸變為三年一次的三級考試制度。意為州試省試之后還另設殿試,殿試之成績再分三甲,此時就是我們常聞的狀元、榜眼、探花之說。此時探花郎才真真是第三名。而世人受歷史趣說影響,在坊間也都認為探花郎必定是樣貌出眾,外表英俊之人,所以探花郎的名氣多高于狀元郎。
且有詩言“西湖又見探花郎,把手拈詩燕語忙。隔岸阿誰折怨柳?偷偷串淚萬千行。”其描繪的便是這探花郎游街之后多少閨中少女芳心暗許后又黯然傷神之景。當時并未追星一說,大眾推崇的無非是有德有才之人且大多是聽聞,而探花郎卻是集才、貌于一身,且游街之時更是滿足人們的好奇心,所以在民間呼聲不可說低。大概類似于現代的一些超級偶像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