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兩天的時間,路可兒要嫁給世子爺做貴妾,卻接連遭到拒絕的消息就在靖國公府里傳開了。
前兩天見到表姑娘還特別羨慕嫉妒恨的一幫下人們,現在都轉了態度。
以前,府里的下人對路可兒和姜姨媽還是非常恭敬的。
因為國公夫人喜歡她們,天天和她們在一起。
大家也就自然覺得娘兒兩個在府里的地位不一般了。
不過這回經歷了“貴妾”這件事情后,大家突然覺得,這母女倆似乎也就國公夫人一個人還很重視她們。
而在太夫人和世子的眼里,她們也許并不是那么重要的人。
于是下人們再看向她們的眼神時,也就比原來少了那么一點點的恭敬,多了一點點別樣的意味。
甚至有人私下里傳言聽說夫人給表姑娘說了好幾門親事,都被表姑娘拒了,原來是在等著攀上世子爺這根高枝呢。
這話一個人說出口,經過好幾個人的口頭傳誦,也就不知道傳成什么樣了。
有人就說,一看表姑娘就是個有心計的人,你們沒有看到嗎,那母女倆天天圍著國公夫人轉,這不明顯地是在討好國公夫人嗎?
只是可惜了,世子爺面對這么美的表妹都不動心。
這樣的傳言被反饋到路可兒母女的耳朵里后,當然險些就把肺氣炸了。
她們無法阻止這些下人們繼續來發酵這些話。
可是這話越傳越不像話,這以后可兒可還怎么做人呢。
于是姜姨媽就哭訴到了自己的姐姐姜夫人的面前“姐姐,您說這些人,長著一張嘴就知道胡說八道,他們把可兒說的那樣寡廉鮮恥的,這要是不嫁霄哥,我的可兒以后可還怎么嫁人啊。可憐的可兒現在都已經氣病了。”
要說這姜姨媽還是有些心眼的,她不讓路可兒出面,所有的事情全都是她出頭,替女兒辦這辦那的。
姜夫人就皺著眉頭看著自己的妹子哭訴,等她停下了。
她就問“府里邊的下人都傳得什么,讓你這樣哭哭啼啼的?”
她也知道府里對這件事有些風言風語的,不過也沒有姜姨媽說得那樣嚴重吧。
這不能怨姜夫人,她這一段時間被兒子媳婦氣的總說自己頭疼。
因此她身邊的吳媽媽和翠袖幾個丫環沒有人敢在她的面前學這些事情。
姜姨媽就繼續委屈地哭,還把別人說的話學給自家姐姐聽。
姜夫人聽了后也氣的夠嗆,她冷著臉就把府里的曾管事叫來了。
曾管事是個四十多歲的人,他原來也是國公爺身邊一個得力的隨從,為救國公府受過重傷。
正好府里的老管事年紀大了要回去養老,于是就換上了他。
曾管事在府里也呆了十多年了,對于府里的大事小情的,他了解的比誰都清楚。
姜夫人看到他,就劈頭蓋臉地一通問“曾管家,你是怎么管的差事,這府里下人亂傳主子的謠言,你就不知道管一管,任由他們這樣嚼舌根,敗壞主子的名聲。”
曾管事先是被夫人說的一愣,繼而他看到眼睛紅紅的姜姨媽,眼睛閃了一閃,立馬就明白了國公夫人指的是什么。
他恭敬地微微低頭回答“夫人說的是姨奶奶和表小姐的事情吧。奴才這就讓人去查一查這事,看看這些消息最早是從哪里傳出來的。請夫人放寬心。”
姜夫人這才稍微消了些氣,她緩和了語氣說“查出來后,如果情節嚴重的就給我發賣了。這起子人還反了天了。”
曾管事俯首稱是,彎腰就退了出去。
他出來之后,嘴角就牽出了一絲意味不明的微笑。
曾管事的辦事效率,還是很高的,僅僅一個下午的時間,他就查到了謠言的源頭。
當他把人帶到姜夫人身邊時,姜夫人看著